|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莫霍研究方法 | 第11-23页 |
| ·地质学方法 | 第11-12页 |
| ·重力方法 | 第12-13页 |
| ·地震探测方法 | 第13-21页 |
| ·深地震测深方法 | 第14-18页 |
| ·深地震测深方法基本思想 | 第14-15页 |
| ·深地震测深方法资料处理 | 第15-17页 |
| ·深地震测深方法资料的优缺点评价 | 第17-18页 |
| ·深地震反射剖面法 | 第18-19页 |
| ·深地震反射剖面法的基本思想 | 第18页 |
| ·深地震反射剖面法资料的处理方法 | 第18-19页 |
| ·深地震反射剖面法的优缺点评价 | 第19页 |
| ·宽频地震反射法 | 第19-20页 |
| ·宽频地震反射法的基本思想 | 第19-20页 |
| ·宽频地震反射法的处理方法 | 第20页 |
| ·宽频地震反射法的优缺点评价 | 第20页 |
| ·三种方法对比 | 第20-21页 |
| ·莫霍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PmP/P_n振幅比曲线拟合方法 | 第23-33页 |
| ·反射率法 | 第23-25页 |
| ·反射率法的基本思想 | 第23页 |
| ·反射率法合成理论地震图 | 第23-25页 |
| ·反射率法的优缺点评价 | 第25页 |
| ·PmP/P_n波振幅比 | 第25-33页 |
| ·地震波振幅比 | 第25-27页 |
| ·PmP/P_n波振幅比公式推导 | 第27-31页 |
| ·PmP/P_n振幅比方法优点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7页 |
| ·初始模型设计 | 第33页 |
| ·理论地震图振幅比计算 | 第33-35页 |
| ·实际地震图振幅比曲线计算 | 第35页 |
| ·振幅比曲线对比和模型调整 | 第35-37页 |
| 第五章 数值模拟 | 第37-53页 |
| ·模型设计 | 第39-41页 |
| ·数值模拟成果 | 第41-50页 |
| ·不同莫霍结构的PmP/P_n振幅比曲线对比 | 第41-43页 |
| ·上地幔顶部梯度不同对PmP/P_n振幅比曲线的影响 | 第43-46页 |
| ·莫霍与地壳厚度变化对莫霍结构PmP/P_n波振幅比曲线的影响 | 第46-48页 |
| ·复杂地壳情形 | 第48-50页 |
| ·噪声试验 | 第50-51页 |
| ·数值模拟结论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实际资料拟合 | 第53-71页 |
| ·实际资料介绍 | 第54-55页 |
| ·第三炮资料介绍 | 第54-55页 |
| ·第十炮资料介绍 | 第55页 |
| ·第三炮实际资料拟合成果 | 第55-62页 |
| ·PmP/P_n振幅比曲线拟合方法的模型与理论地震图 | 第56-58页 |
| ·PmP/P_n振幅比曲线拟合方法与走时方法的结果对比 | 第58-62页 |
| ·第十炮实际资料拟合成果 | 第62-68页 |
| ·PmP/P_n振幅比曲线拟合方法的模型与理论地震图 | 第62-64页 |
| ·PmP/P_n振幅比曲线拟合方法与走时方法的结果对比 | 第64-68页 |
| ·实际资料拟合结论 | 第68-7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