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研发与抗干扰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前言 | 第11页 |
·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动态及趋势 | 第11-14页 |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简述 | 第11-13页 |
·变压器微机保护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变压器保护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第2章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与新原理差动保护 | 第17-35页 |
·引言 | 第17页 |
·电力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 第17-24页 |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类型及特点 | 第17-18页 |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相位补偿原理 | 第19-21页 |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构成 | 第21-23页 |
·变压器差动保护与线路差动保护的区别 | 第23-24页 |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 | 第24-30页 |
·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原理介绍 | 第24页 |
·变压器区外故障时的可靠性 | 第24-25页 |
·变压器区内故障时的灵敏性 | 第25-26页 |
·电流互感器饱和对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的影响 | 第26-28页 |
·变压器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的扩展原理 | 第28-30页 |
·基于时差法的差动保护 | 第30-33页 |
·时差法的原理 | 第30-31页 |
·小波变换判断奇异点 | 第31-32页 |
·小波变换的时效性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CT 饱和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 第35-49页 |
·引言 | 第35页 |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35-37页 |
·等值电路 | 第35-36页 |
·电流变换 | 第36页 |
·阻抗变换 | 第36页 |
·电磁感应式 | 第36-37页 |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特性 | 第37-42页 |
·电流互感器饱和的原理 | 第37页 |
·引起 CT 饱和的因素 | 第37-39页 |
·CT 饱和二次电流的特征 | 第39-42页 |
·防止 CT 饱和的措施 | 第42-43页 |
·罗氏 (ROGOWSKI)线圈组成的电流互感器 | 第43-48页 |
·罗氏 (Rogowski)线圈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44-45页 |
·罗氏(Rogowski)线圈的暂态特性 | 第45-47页 |
·罗氏 (Rogowski)线圈的线性特性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抗干扰设计 | 第49-59页 |
·引言 | 第49页 |
·干扰的形成 | 第49-50页 |
·干扰源 | 第49-50页 |
·耦合途径 | 第50页 |
·干扰对微机保护的影响 | 第50-51页 |
·微机保护抗干扰设计 | 第51-57页 |
·电源模块的抗干扰设计 | 第51-54页 |
·通信模块的抗干扰设计 | 第54页 |
·数据采集模块的抗干扰设计 | 第54-56页 |
·微控制单元模块的抗干扰设计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新原理差动保护的实现和测试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动模试验的接线 | 第59-60页 |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调试 | 第60-62页 |
·采样检验 | 第60-61页 |
·定值检验 | 第61-62页 |
·整组传动试验 | 第62页 |
·变压器新原理差动保护的测试 | 第62-66页 |
·差动速断保护测试 | 第62-63页 |
·二次谐波比率制动的差动保护测试 | 第63页 |
·基于时差法的差动保护测试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论文总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