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 ·五味子与五味子木脂素概述 | 第10-13页 |
| ·五味子概述 | 第10页 |
| ·五味子木脂素概述 | 第10-11页 |
| ·五味子的作用与功效的概述 | 第11-1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 ·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五味子素的纯化方法 | 第18-19页 |
| ·本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五味子醇甲和乙素的提取 | 第20-29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页 |
| ·试验步骤与方法 | 第20-22页 |
| ·绘制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的标准曲线 | 第20-21页 |
| ·超声波提取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的单因素试验 | 第21页 |
| ·超声波提取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的正交试验 | 第21-22页 |
| ·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与最佳条件下提取量 | 第22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 ·绘制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的标准曲线 | 第22-24页 |
| ·超声波提取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的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 ·超声波提取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 ·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与最佳条件下提取量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五味子醇甲和乙素的纯化 | 第29-40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页 |
| ·试验步骤与方法 | 第29-31页 |
| ·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粗提液的制备 | 第29页 |
| ·大孔树脂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 ·大孔树脂对五味子醇甲和乙素的静态吸附试验 | 第30-31页 |
| ·大孔树脂对五味子醇甲和乙素的动态吸附试验与解析试验 | 第31页 |
| ·大孔树脂对五味子醇甲与乙素的纯化试验 | 第31页 |
| ·HPLC检测五味子醇甲与乙素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 ·HPLC检测五味子醇甲与乙素待测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 ·树脂的筛选 | 第31-32页 |
| ·静态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 ·动态吸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 ·纯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五味子醇甲和乙素提取物的抑菌试验 | 第40-48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 ·试验仪器 | 第40页 |
| ·试验步骤与方法 | 第40-41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40-41页 |
| ·菌种的活化 | 第41页 |
| ·供试菌株悬浮液的制备 | 第41页 |
| ·抑菌作用测定 | 第41-42页 |
| ·纸片扩散法 | 第41页 |
|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一平板涂布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 ·五味子醇甲和乙素抑菌结果 | 第42-43页 |
| ·五味子醇甲和乙素最低抑菌浓度 | 第43-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