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系泊钢缆断丝检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 第2章 系泊钢缆断丝损伤检测原理 | 第11-22页 |
| ·课题研究对象简介 | 第11-17页 |
| ·系泊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 ·系泊锚链 | 第12-14页 |
| ·锚 | 第14-15页 |
| ·系泊钢缆 | 第15-17页 |
| ·钢缆断丝损伤形式与探伤方法比选 | 第17-19页 |
| ·钢缆断丝损伤形式 | 第17-18页 |
| ·钢缆探伤方法比选 | 第18-19页 |
| ·系泊钢缆断丝损伤漏磁分析 | 第19-21页 |
| ·系泊钢缆断丝损伤漏磁检测原理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系泊钢缆断丝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22-25页 |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22-23页 |
| ·系统检测方案 | 第23-24页 |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4章 系统检测单元设计 | 第25-44页 |
| ·励磁器 | 第25-31页 |
| ·励磁器基本结构 | 第25-26页 |
| ·励磁器材料和尺寸 | 第26-29页 |
| ·励磁器安装尺寸 | 第29-30页 |
| ·励磁器衔铁安装板 | 第30-31页 |
| ·检测器 | 第31-43页 |
| ·检测器检测元件 | 第31-34页 |
| ·检测元件布置 | 第34-42页 |
| ·传感器支架 | 第42-43页 |
| ·钢缆行程记录装置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信号调理与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第44-53页 |
| ·信号调理单元 | 第44-48页 |
| ·信号预处理电路 | 第44-48页 |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8页 |
| ·数据采集单元 | 第48-52页 |
|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选型 | 第49-50页 |
|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实验与结果 | 第53-76页 |
| ·实验准备 | 第53-60页 |
| ·实验方案 | 第53-54页 |
| ·实验试件 | 第54-56页 |
| ·钢缆断丝处漏磁场分布情况模拟仿真 | 第56-60页 |
| ·系统励磁能力检测实验 | 第60-62页 |
| ·钢缆断丝检测实验 | 第62-74页 |
| ·实验因素和实验计划 | 第62页 |
| ·速度实验 | 第62-69页 |
| ·外部包裹物实验 | 第69-70页 |
| ·钢缆浸水检测实验 | 第70-72页 |
| ·钢缆内部断丝实验 | 第72页 |
| ·装置浸水实验 | 第72-74页 |
| ·钢缆损伤缺陷定位实验 | 第74页 |
| ·实验结论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 ·总结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