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关于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外关于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研究动态 | 第11页 |
·国内关于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外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乡村休闲旅游基础研究 | 第16-21页 |
·乡村休闲旅游的概念 | 第16页 |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国外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国内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乡村休闲旅游开发模式与开发类型 | 第19-21页 |
3 乡村休闲旅游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 第21-30页 |
·相关概念的解读 | 第21-22页 |
·乡村性 | 第21页 |
·休闲 | 第21页 |
·旅游规划 | 第21页 |
·乡村休闲旅游规划 | 第21-22页 |
·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理论支撑 | 第22-25页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页 |
·区位论 | 第22页 |
·可持续发展论 | 第22-23页 |
·生态经济学论 | 第23页 |
·系统论 | 第23页 |
·旅游规划三元论 | 第23-24页 |
·RMP 理论 | 第24-25页 |
·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 | 第25-27页 |
·自然生态、和谐发展 | 第25-26页 |
·乡土特色、一处一品 | 第26页 |
·政府主导、社区参与 | 第26页 |
·因地制宜、突出文化 | 第26-27页 |
·实时监控、加强管理 | 第27页 |
·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步骤 | 第27-30页 |
·规划准备与启动 | 第27页 |
·调查分析阶段 | 第27-28页 |
·开发目标与前景确定 | 第28页 |
·规划方案的确定 | 第28页 |
·规划实施与监督 | 第28页 |
·问题反馈与调整 | 第28页 |
·乡村休闲旅游规划步骤图 | 第28-30页 |
4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 第30-62页 |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1331 模式”研究 | 第30-32页 |
·一个目标 | 第32页 |
·总体目标 | 第32页 |
·分目标 | 第32页 |
·三个分析 | 第32-50页 |
·资源分析 | 第32-39页 |
·表层内容分析 | 第32-37页 |
·里层内容分析 | 第37-39页 |
·市场分析 | 第39-47页 |
·表层内容分析 | 第39-45页 |
·里层内容分析 | 第45-47页 |
·综合分析 | 第47-50页 |
·优势分析(Strength)与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47-48页 |
·机遇分析(Opportunity)与挑战分析(Threaten) | 第48-49页 |
·综合矩阵分析 | 第49-50页 |
·三个板块 | 第50-59页 |
·前位板块——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发规划 | 第50-52页 |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发规划原则 | 第51页 |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项目开发规划的策略 | 第51-52页 |
·中位板块——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设施规划 | 第52-54页 |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设施规划原则 | 第53页 |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 第53页 |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第53-54页 |
·后位板块——乡村休闲旅游生态文化保护规划 | 第54-59页 |
·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容量规划 | 第55-56页 |
·乡村休闲旅游空间容量规划 | 第56-57页 |
·乡村休闲旅游心理容量规划 | 第57页 |
·乡村休闲旅游设施容量规划 | 第57-59页 |
·一个支持系统 | 第59-62页 |
·政府管理与政策法规 | 第59-60页 |
·人力资源 | 第60页 |
·投资金融 | 第60页 |
·社区参与 | 第60-62页 |
5 苍南县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证研究 | 第62-93页 |
·苍南县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概况 | 第62-66页 |
·苍南县概览 | 第62页 |
·苍南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现状 | 第62-66页 |
·乡村休闲旅游总体规划目标 | 第66页 |
·总体目标 | 第66页 |
·分目标 | 第66页 |
·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分析 | 第66-77页 |
·资源调查分类 | 第66-69页 |
·资源评价 | 第69-72页 |
·空间布局 | 第72-73页 |
·游线设计 | 第73-77页 |
·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分析 | 第77-83页 |
·市场现状分析 | 第77-78页 |
·市场定位细分 | 第78-80页 |
·市场未来预测 | 第80-81页 |
·形象定位 | 第81-83页 |
·乡村休闲旅游综合分析 | 第83-84页 |
·优势分析 | 第83页 |
·劣势分析 | 第83页 |
·机遇分析 | 第83-84页 |
·挑战分析 | 第84页 |
·综合分析 | 第84页 |
·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项目规划 | 第84-87页 |
·产品规划 | 第84-86页 |
·项目规划 | 第86-87页 |
·乡村休闲旅游设施规划 | 第87-90页 |
·基础配套设施 | 第87-89页 |
·旅游服务设施 | 第89-90页 |
·乡村休闲旅游生态文化保护规划 | 第90-91页 |
·乡村生态保护 | 第90-91页 |
·乡村景观文化保护 | 第91页 |
·乡村休闲旅游支持系统 | 第91-93页 |
·理顺体制、合力兴旅 | 第91-92页 |
·政府扶持、政策倾斜 | 第92页 |
·培养人才、提升意识 | 第92页 |
·深化主题、永续发展 | 第92-93页 |
6 总结 | 第93-95页 |
·研究结论 | 第93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93页 |
·研究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附录 | 第100-103页 |
个人简介 | 第103-104页 |
导师简介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