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陶瓷固态脉冲形成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固态高功率脉冲系统 | 第10-12页 |
·复合材料 | 第12-14页 |
·玻璃陶瓷 | 第14-1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脉冲下玻璃陶瓷的体击穿特性 | 第19-31页 |
·电容储能 | 第19页 |
·击穿与闪络 | 第19-21页 |
·高压窄脉冲调制器 | 第21-22页 |
·对玻璃陶瓷介质体击穿特性的研究 | 第22-30页 |
·样品参数及实验布局 | 第22-24页 |
·相对介电常数与体击穿场强的关系 | 第24-26页 |
·介质片厚度与体击穿场强的关系 | 第26-27页 |
·电极与体击穿场强的关系 | 第27-29页 |
·不同玻璃陶瓷介质材料的体击穿场强 | 第29页 |
·最高达到的体击穿场强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玻璃陶瓷平板传输线的脉冲形成特性 | 第31-48页 |
·电磁波在均匀无损线上的传播 | 第31-32页 |
·平板传输线特性阻抗Z_0的计算公式 | 第32-33页 |
·测量平板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方法 | 第33-36页 |
·实验布局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玻璃陶瓷平板传输线传输特性与介质厚度的关系 | 第37-40页 |
·玻璃陶瓷平板传输线传输特性与电极宽度的关系 | 第40-43页 |
·关于宽厚比的讨论 | 第43-44页 |
·玻璃陶瓷平板传输线传输特性与相对介电常数的关系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单平板传输线型脉冲形成线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48-64页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48-53页 |
·时域有限差分法简介 | 第48页 |
·Maxwell方程组 | 第48-50页 |
·Yee元胞 | 第50-53页 |
·单传输线数值模拟 | 第53-56页 |
·构建几何模型 | 第54页 |
·创建网格 | 第54-55页 |
·定义电路参数 | 第55-56页 |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对 | 第56-63页 |
·厚度关系 | 第56-58页 |
·宽度关系 | 第58-60页 |
·模拟与实验中关于宽厚比的比较 | 第60-61页 |
·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关系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