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系统多Agent建模的电力市场仿真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电力市场概述 | 第11-17页 |
| ·国外电力市场发展 | 第12-15页 |
| ·我国电力市场发展 | 第15-17页 |
| ·电力市场仿真技术 | 第17-23页 |
| ·国外电力市场仿真系统 | 第19-22页 |
| ·国内电力市场仿真技术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贡献 | 第23-26页 |
| 第2章 电力市场建模与仿真技术 | 第26-55页 |
| ·复杂系统建模 | 第26-30页 |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 第26-28页 |
| ·多Agent系统及建模 | 第28-30页 |
| ·电力市场仿真的理论基础 | 第30-33页 |
| ·电力市场建模技术研究 | 第33-38页 |
| ·电力市场的Agent建模 | 第34-35页 |
| ·电力市场仿真建模 | 第35-38页 |
| ·Agent算法 | 第38-52页 |
| ·强化学习算法 | 第38-39页 |
| ·RE算法 | 第39-43页 |
| ·Q-learning算法 | 第43-45页 |
| ·规则推理型算法 | 第45-46页 |
| ·策略空间的生成 | 第46-49页 |
|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智能代理算法 | 第49-52页 |
| ·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联合仿真技术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3章 电力市场仿真试验方法 | 第55-65页 |
| ·电力市场试验方法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55-57页 |
| ·试验目标及参试者 | 第57-59页 |
| ·试验方案 | 第59-61页 |
| ·试验方案设计方法 | 第59-60页 |
| ·电力市场仿真的试验因素 | 第60-61页 |
| ·试验执行 | 第61-62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 ·指标描述统计 | 第62-63页 |
| ·相关性检验 | 第63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4章 电力市场分析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65-89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和方法 | 第65-71页 |
| ·概述 | 第65-67页 |
| ·指标体系的定性分析 | 第67-69页 |
| ·指标体系的定量分析 | 第69-71页 |
| ·电力市场仿真分析评价体系 | 第71-87页 |
| ·市场运营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第71-76页 |
| ·发电方竞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 | 第76-84页 |
| ·购电方竞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 | 第84-87页 |
| ·小结 | 第87-89页 |
| 第5章 电力市场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89-100页 |
| ·总体方案 | 第89-90页 |
| ·系统功能 | 第90-97页 |
| ·仿真建模平台 | 第92页 |
| ·仿真运行控制平台 | 第92-94页 |
| ·分析评估平台 | 第94-97页 |
| ·软件体系结构 | 第97-99页 |
| ·软件系统设计思想 | 第97-98页 |
| ·软件系统逻辑模型 | 第98-99页 |
| ·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6章 典型电力市场仿真试验 | 第100-125页 |
| ·不同供需水平下电力市场稳定性校验 | 第100-107页 |
| ·试验目的 | 第100页 |
| ·试验方案和实施 | 第100-102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2-106页 |
| ·试验结论 | 第106-107页 |
| ·不同代理算法的比较性试验 | 第107-123页 |
| ·试验目的 | 第107页 |
| ·试验方案和实施 | 第107-110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10-123页 |
| ·试验结论 | 第123页 |
| ·小结 | 第123-125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7-13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