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理论综述 | 第10-17页 |
(一) 风险投资 | 第10-12页 |
(二) 风险投资后管理 | 第12-15页 |
(三) 系统与系统隐喻 | 第15-16页 |
(四) 全面系统干预理论 | 第16-17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框架与创新点 | 第17-21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7-18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8页 |
(三) 研究的框架 | 第18-19页 |
(四) 全文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风险投资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一、我国风险投资后管理现状 | 第21-23页 |
(一) 风险投资后管理内容 | 第21-23页 |
(二) 风险投资后管理方式 | 第23页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一) 管理意识薄弱 | 第23-24页 |
(二) 管理水平有限 | 第24页 |
(三) 管理界限模糊 | 第24页 |
(四) 风险监控缺位 | 第24-25页 |
(五) 冲突难以避免 | 第25页 |
三、问题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一) 信息不对称 | 第25-26页 |
(二) 沟通机制欠缺 | 第26页 |
(三) 短期逐利现象 | 第26页 |
(四) 缺乏理论支持和指导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方法论选择 | 第27-35页 |
一、问题情境分析 | 第27-31页 |
(一) 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系统性分析 | 第27-28页 |
(二) 全面系统干预的问题情境分类 | 第28-29页 |
(三) 风险投资后管理的问题情境分析 | 第29-31页 |
二、方法论选择 | 第31-35页 |
(一) 软系统方法论 | 第31-33页 |
(二) 软系统方法论与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契合 | 第33页 |
(三) 软系统方法论相对于硬系统方法论的应用创新性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全面系统干预应用 | 第35-45页 |
一、软系统方法论应用 | 第35-42页 |
(一) 软系统方法论的原则 | 第35页 |
(二) 实施步骤 | 第35-36页 |
(三) 实际应用 | 第36-42页 |
二、完善我国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启示 | 第42-45页 |
(一) “积极参与”投资后管理 | 第43页 |
(二) 强调对风险企业进行“学习” | 第43页 |
(三) 从源头上化解冲突 | 第43-44页 |
(四)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 第44页 |
(五) 丰富管理侧重点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