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奥陶系古隆起两侧古岩溶分区差异性及主控因素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古岩溶及古隆起两侧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第12-13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20页 |
| ·中央古隆起及周缘区域构造背景 | 第13-15页 |
| ·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 | 第15-20页 |
| 第3章 古地貌恢复及特征对比 | 第20-28页 |
| ·古地貌恢复方法及优劣 | 第20-24页 |
| ·前奥陶纪古地貌发育特征 | 第24-25页 |
| ·残余厚度分析 | 第25-26页 |
| ·前奥陶纪沉积古地貌特征和单元划分 | 第26-28页 |
| 第4章 研究区古岩溶特征及对比 | 第28-40页 |
| ·盆地岩溶形成的条件分析 | 第28-29页 |
| ·古岩溶发育区域岩性对比 | 第29-31页 |
| ·古隆起周缘古岩溶发育对比 | 第31-37页 |
| ·古岩溶成熟度分区 | 第37-40页 |
| 第5章 古岩溶发育主控因素 | 第40-53页 |
| ·古岩溶识别标志 | 第40-42页 |
| ·储集空间类型 | 第42-43页 |
| ·溶蚀作用特征 | 第43-44页 |
| ·古岩溶发育条件及机理 | 第44-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