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输电风险的区域电网经济调度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 第19-29页 |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内容 | 第19页 |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基本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目标函数 | 第19-21页 |
·约束条件 | 第21-22页 |
·数学描述 | 第22页 |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常用方法 | 第22-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跨区电力传输风险与收益指标模型 | 第29-40页 |
·区域间最大传输能力 | 第29-31页 |
·区域间最大传输能力的定义 | 第29-30页 |
·区域间最大传输能力的计算模型 | 第30-31页 |
·跨区电力传输风险指标 | 第31-37页 |
·风险的基本定义 | 第31-32页 |
·线路停运概率模型 | 第32-34页 |
·线路停运后果评价模型 | 第34-36页 |
·跨区电力传输风险的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跨区电力传输风险的等级划分 | 第37页 |
·电力交易收益指标 | 第37-39页 |
·收入分析 | 第38页 |
·成本分析 | 第38-39页 |
·电力交易收益的计算模型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考虑跨区电力传输风险约束的经济调度 | 第40-51页 |
·考虑跨区电力传输风险约束的经济调度模型 | 第40-41页 |
·目标函数 | 第40页 |
·约束条件 | 第40-41页 |
·模型求解方法 | 第41-45页 |
·粒子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粒子群算法参数的选取 | 第43-44页 |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框架 | 第44-45页 |
·算例分析 | 第45-50页 |
·算例说明 | 第45-47页 |
·预想事故集的建立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计及跨区电力传输风险的多目标经济调度 | 第51-71页 |
·计及跨区电力传输风险的多目标经济调度模型 | 第51-52页 |
·目标函数 | 第51页 |
·约束条件 | 第51-52页 |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与决策 | 第52-58页 |
·多目标问题的基本定义 | 第52-54页 |
·多目标问题的基本框架 | 第54页 |
·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 第54-58页 |
·多目标决策方法 | 第58-61页 |
·评价指标归一化 | 第58-59页 |
·熵权的确定 | 第59-60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0页 |
·余弦排序法 | 第60-61页 |
·应用实例 | 第61-70页 |
·地区电网说明 | 第61-62页 |
·地区电网静态安全分析 | 第62-65页 |
·地区电网风险经济调度应用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