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破产取回权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 破产取回权概述 | 第9-14页 |
(一) 破产取回权的一般理论 | 第9-10页 |
1. 破产取回权的概念及源起 | 第9-10页 |
2. 破产取回权的分类 | 第10页 |
(二) 破产取回权的性质 | 第10-12页 |
1. 诉讼法上的异议权说 | 第11页 |
2. 私权说 | 第11-12页 |
(三) 破产取回权的特征 | 第12-14页 |
二、 一般取回权 | 第14-22页 |
(一) 一般取回权的概说与财产表现形式 | 第14-17页 |
1. 一般取回权概念 | 第14页 |
2.一般取回权的财产主要表现形式 | 第14-17页 |
(二) 一般取回权的行使 | 第17-22页 |
1.权利行使主体 | 第17-19页 |
2.一般取回权行使程序 | 第19-20页 |
3. 一般取回权行使的限制 | 第20-22页 |
三、 特别取回权 | 第22-29页 |
(一) 出卖人取回权 | 第22-24页 |
1. 出卖人取回权概念和源起 | 第22页 |
2. 出卖人取回权的法律构成 | 第22-23页 |
3. “出卖人可以取回在运途中的标的物”的理解 | 第23-24页 |
(二) 行纪人取回权 | 第24-25页 |
(三) 代偿取回权 | 第25-29页 |
1. 代偿取回权概念和设立意义 | 第25-27页 |
2.中外关于代偿取回权的法律规定 | 第27-28页 |
3.代偿取回权的行使 | 第28-29页 |
四、 完善我国取回权制度的思考 | 第29-33页 |
(一) 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9-30页 |
1. 标的物为货币时的取回权确认问题 | 第29页 |
2. 如何确定破产取回权的判断标准 | 第29-30页 |
(二) 完善取回权立法的建议 | 第30-33页 |
1. 破产取回权行使 | 第30-31页 |
2. 建议设立代偿取回权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