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双相变换热器数值模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符号表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课题的意义和背景第12页
   ·核电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第12-15页
   ·我国核电的发展第15-16页
   ·我国目前的核电布局第16-17页
     ·布局沿海第16页
     ·现有核电布局局限第16-17页
   ·国内外空冷核电站的现状第17-18页
     ·国际上空冷核电站第17页
     ·我国的空冷核电站第17-18页
   ·现有的空冷形式第18页
   ·研究内容及所做工作第18-20页
第2章 核电站采用空冷遇到的问题第20-32页
   ·常见电站空冷系统类型第20-24页
     ·直接空冷系统第20-21页
     ·混合式间接空冷系统第21-23页
     ·表面式凝汽式间接空冷系统第23-24页
     ·SCAL 间接空冷系统第24页
   ·上述空冷系统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第24-26页
     ·直接空冷第24-25页
     ·间接空冷第25-26页
   ·空冷核电站可选用空冷方式第26-27页
   ·空冷核电站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7-30页
     ·汽轮机排汽的冷却第27-28页
     ·核电站安全设施的冷却第28-30页
   ·空冷核电站上述问题解决方法第30-32页
第3章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第32-41页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介绍第32-33页
     ·原理第32-33页
     ·氨正制冷循环第33页
     ·氨逆制冷循环第33页
     ·氨蒸气发电第33页
   ·系统主要部件和组成第33-35页
     ·双相变换热器第33-35页
     ·正制冷循环的组成第35页
     ·逆制冷循环的组成第35页
     ·其他组成原件第35页
   ·制冷剂氨的使用第35-36页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效果第36-37页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环境适应能力第37-39页
     ·高温时段第37-38页
     ·低温时段第38-39页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对核电站安全设施的冷却第39-40页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可提高核电站安全性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复合循环空冷系统换热设备的数值模拟第41-70页
   ·双相变换热器数值模拟前处理第41-48页
     ·水平管内对流沸腾第41-42页
     ·网格划分第42页
     ·模拟条件描述第42-43页
     ·管径的选择第43页
     ·管长与管子材质的选择第43页
     ·流速的选择第43页
     ·液氨气泡直径的确定第43-44页
     ·模拟时间的确定第44-48页
   ·双相变换热器换热系数计算第48-53页
     ·水蒸汽侧(水平管外侧)换热系数的计算第48页
     ·总换热系数的计算第48-49页
     ·Shah 关联式简介第49-51页
     ·用迭代法确定管壁温度第51-53页
   ·双相变换热器模拟的可靠性第53-56页
     ·利用换热系数检验可靠性第53-55页
     ·利用管内压降检验可靠性第55-56页
   ·双相变换热器几组数值模拟的比较第56-64页
     ·模拟一第56-58页
     ·模拟二第58-60页
     ·加肋片与不加肋片比较(模拟三)第60-62页
     ·模拟四第62-63页
     ·模拟五第63-64页
   ·对比“模拟四”与“模拟五”第64-65页
     ·管壁换热系数比较第64-65页
   ·双相变换热器换热量计算第65页
   ·对双相变换热器冷凝汽轮机排汽进行计算第65-66页
   ·氨空冷散热器的数值模拟第66-69页
     ·模拟条件第68-69页
   ·双相变换热器出口处液氨的冷却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F6电气设备泄漏监测装置的研究
下一篇:油页岩循环流化床流动及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