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6页 |
(一)国内学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外学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三)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评价 | 第15-16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30页 |
一、公共危机及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 第18-19页 |
(一)公共危机的界定 | 第18页 |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容 | 第18-19页 |
二、社会组织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一)社会组织的提出 | 第19页 |
(二)国外社会组织的介绍 | 第19-20页 |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特殊性 | 第20-22页 |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理论模型 | 第22-25页 |
(一)政府主导型 | 第22-23页 |
(二)社会组织主导型 | 第23页 |
(三)二者平等合作型 | 第23-25页 |
四、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一)公民社会理论 | 第25-26页 |
(二)治理理论 | 第26-27页 |
五、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的意义 | 第27-30页 |
(一)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 第27-28页 |
(二)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的需要 | 第28-29页 |
(三)有助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发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5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一)政府忽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 第30页 |
(二)社会组织自身能力较弱 | 第30-31页 |
(三)缺乏健全的合作机制 | 第31-32页 |
(四)缺乏监督机制 | 第32-33页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3-35页 |
(一)历史原因 | 第33页 |
(二)政治文化传统原因 | 第33-34页 |
(三)法律原因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的经验及启示 | 第35-39页 |
一、国外经验论述 | 第35-36页 |
(一)美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合作的典型事例及经验 | 第35-36页 |
(二)日本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合作的典型事例及经验 | 第36页 |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9页 |
(一)平等的合作地位 | 第36-37页 |
(二)完善的法律机制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良好合作的途径 | 第39-45页 |
一、政府提高对社会组织的重视 | 第39-41页 |
(一)应强化多主体共同治理的理念 | 第39-40页 |
(二)应从政策和资金上对社会组织进行支持 | 第40页 |
(三)应建立维护良好合作的法律环境 | 第40-41页 |
二、社会组织应在与政府的合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动性 | 第41-43页 |
(一)应积极推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 | 第41-42页 |
(二)应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 第42页 |
(三)应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 | 第42-43页 |
三、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外部环境 | 第43-45页 |
(一)建立政治文化环境 | 第43页 |
(二)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