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与度量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7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页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7-18页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8-19页
第2章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及方法第19-28页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定义第19-20页
   ·度量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动因及必要性第20-21页
   ·指标法第21-24页
     ·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系统性重要性银行识别指标体系第21-23页
     ·银监会发布的我国系统重要性划分标准第23-24页
   ·模型法第24-26页
     ·金融网络分析法第24页
     ·协同风险模型第24-25页
     ·Shapley 值法第25页
     ·极端值法第25页
     ·边际期望差额法第25-26页
     ·信用违约互换法第26页
   ·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实证研究第28-40页
   ·指标描述及数据选取第28-30页
     ·指标描述第28-30页
     ·数据选取及处理第30页
   ·实证研究第30-35页
     ·主观赋权的实证研究第30-31页
     ·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实证研究第31-35页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第35-38页
   ·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政策与建议第40-45页
   ·识别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问题及启示第40页
   ·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的政策建议第40-45页
     ·强化风险意识,完善监管体系第40-41页
     ·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管控力度第41-42页
     ·增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损失吸收能力第42页
     ·健全系统重要性银行出现危机时的损失分摊机制第42-43页
     ·扩大监管范围,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与联动第43页
     ·提高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第43页
     ·完善处置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法律框架第43-45页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1、结论第45-46页
 2、展望第46-47页
附录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盈利研究
下一篇: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