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8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 ·现代性 | 第9页 |
| ·现代化 | 第9-10页 |
| ·知识分子 | 第10-11页 |
| 2 教育背景和思想历程 | 第11-17页 |
| ·西方哲学文化的深厚熏陶 | 第11-14页 |
| ·探索并坚持伊朗自由哲学之路 | 第14-17页 |
| 3 对伊朗政治社会民主化历程的解读 | 第17-25页 |
| ·巴列维和霍梅尼时代伊朗政治社会的困境 | 第17-20页 |
| ·巴列维王国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 第17-19页 |
| ·霍梅尼与后霍梅尼时代的社会民主压力 | 第19-20页 |
| ·伊朗知识分子在社会民主化追寻中的蜕变 | 第20-25页 |
| ·近现代时期伊朗四代知识分子 | 第20-23页 |
| ·追求实质为民主理想支配下的社会民主提升 | 第23-25页 |
| 4 对伊朗政治社会民主化的“现代性”思考 | 第25-37页 |
| ·自由主义 | 第25-31页 |
|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 第25-26页 |
| ·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 | 第26-27页 |
| ·建立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的民主公民社会基础 | 第27-31页 |
| ·非暴力主义 | 第31-33页 |
| ·与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宗教对话 | 第31-32页 |
| ·塑造穆斯林甘地 | 第32-33页 |
| ·跨文化对话 | 第33-37页 |
| ·跨文化对话势在必行 | 第34页 |
| ·承认和尊重文化多元化 | 第34页 |
| ·转变文化对话的模式 | 第34-35页 |
| ·跨文化对话是道德实践过程 | 第35-37页 |
| 5 伊朗现代性思考对全球道德构建的启示 | 第37-41页 |
| ·对当代伊斯兰启示——非暴力的“伊斯兰复兴”之路 | 第37-38页 |
| ·全球化时代传统民族国家间矛盾和冲突的化解——跨文化对话 | 第38页 |
| ·否定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论——肯定价值多元化 | 第38-39页 |
| ·国际交往秉持非暴力主义和跨文化对话思维模式 | 第39-41页 |
| 6 结语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