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四齿希夫碱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磁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引言第9页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概况第9-13页
     ·希夫碱及配合物的分类第10页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第10-13页
   ·分子基磁性材料第13-16页
     ·单分子磁体化合物第13-14页
     ·单链磁体化合物第14-15页
     ·自旋交叉配合物第15-16页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6-18页
     ·选题意义及目的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案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3页
第二章 希夫碱配体的合成第23-30页
   ·引言第23页
   ·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希夫碱(Schiff)的合成过程第24-25页
     ·配体H_2L1的制备第24页
     ·配体H_2L2的制备第24-25页
     ·配体H_2L3的制备第25页
   ·配体H_2L1、H_2L2和H_2L3的结构表征第25-28页
     ·配体H_2L1的红外光潜第25-26页
     ·配体H_2L2的红外光谱第26页
     ·配体H_2L3的红外光谱第26-27页
     ·配体H_2L1的~1HNMR表征第27页
     ·配体H_2L2的~1HNMR表征第27-28页
     ·配体H_2L3的~1HNMR表征第28页
   ·小结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0页
第三章 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30-58页
   ·引言第30页
   ·试剂和仪器第30-31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31-35页
     ·[Mn(L2)(N_3)]_2(1)的合成第31-32页
     ·[Mn(L3)(N_3)]_2(2)的合成第32页
     ·[Mn(L2)(SCN)]_2(3)的合成第32页
     ·[Mn(L3)(SCN)]_2[Mn(L3)(SCN)(C_2H_5OH)]_2(4)的合成第32-33页
     ·[Mn(L2)(CH_3O_H)]_2(5)的合成第33页
     ·[Mn_3(L3)_2(CH_3COO)_2](6)的合成第33页
     ·[Mn~Ⅲ(L1)(μ_(1,3)-N(CN)_2)]_n(7)的合成第33页
     ·[Mn~Ⅲ(L1)(μ_(1,5)-N(CN)_2)]_n(8)的合成第33-34页
     ·{K[Mn(L1)(H_2O)]Co(CN)_6}_n(9)的合成第34页
     ·L1Fe~Ⅲ(μ-_2-O)Fe~ⅢL1(10)的合成第34页
     ·L3Fe~Ⅲ(di-μ_2-O)Fe~ⅢL3(11)的合成第34-35页
     ·Na(CuL3)_2NO_3(12)的合成第35页
   ·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第35-38页
   ·配合物晶体结构的分析第38-51页
     ·配合物1和2的结构第38-39页
     ·配合物3和4的结构第39-41页
     ·配合物5的结构第41-42页
     ·配合物6的结构第42-43页
     ·配合物7的结构第43-44页
     ·配合物8的结构第44-46页
     ·配合物9的结构第46-48页
     ·配合物10和11的结构第48-50页
     ·配合物12的结构第50-51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粉末衍射测量第51-54页
     ·化合物1-6的热重分析第52页
     ·化合物7-9的热重分析第52-53页
     ·化合物10-12的热重分析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四章 配合物的磁性研究第58-73页
   ·引言第58页
   ·实验设备第58页
   ·化合物的磁性测试第58-68页
     ·配合物[Mn(L1)(N_3)]_2和[Mn(L2)(N_3)]_2第58-60页
     ·配合物[Mn(L2)(SCN)]_2第60-61页
     ·配合物[Mn(L3)(SCN)]_2[Mn(L3)(SCN)(C_2H_5OH)]_2第61-62页
     ·配合物[Mn(L2)(CH_3OH)]_2第62页
     ·配合物[Mn_3(L3)_2(CH_3COO)_2]第62-63页
     ·配合物[Mn~Ⅲ[(L1)(μ_(1,3)-N(CN)_2)]_n和[Mn~Ⅲ(L1)(μ_(1,5)-N(CN)_2)]_n第63-64页
     ·配合物{K[Mn(L1)(H_2O)]Co(CN)_6}_n第64-65页
     ·配合物L3Fe~Ⅲ(di-μ_2-O)Fe~IIIL3第65-66页
     ·配合物Na(CuL3)_2NO_3第66-67页
     ·配合物1、2、4、5和12的变场测试第67-68页
   ·磁性与结构的关系第68-69页
   ·小结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总结第73-75页
附录第75-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钯催化邻碘苯胺羰基化合成靛红酸酐的反应研究
下一篇:螺吡喃及部花青光致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