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5页 |
·木质纤维素的简介及降解机制 | 第14-18页 |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 第14-15页 |
·木质纤维素降解方法及应用 | 第15-16页 |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 | 第16-17页 |
·木质素降解酶 | 第16页 |
·半纤维素降解酶 | 第16-17页 |
·纤维素降解酶 | 第17页 |
·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纤维素机理 | 第17-18页 |
·多糖简介 | 第18-24页 |
·多糖来源 | 第18-19页 |
·微生物多糖 | 第18-19页 |
·动物多糖 | 第19页 |
·植物多糖 | 第19页 |
·食药用多糖简介 | 第19-20页 |
·多糖理化性质及结构 | 第20-22页 |
·多糖的理化性质 | 第20-21页 |
·多糖的结构 | 第21-22页 |
·多糖的活性 | 第22-24页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第22页 |
·抗肿瘤 | 第22-23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23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23-24页 |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第24页 |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桦褐孔菌简介 | 第24-25页 |
·桦褐孔菌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25页 |
·桦褐孔菌多糖 | 第25-26页 |
·桦褐孔菌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二章 木质纤维素对桦褐孔菌生物量和胞外、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8页 |
·原始菌种和木质纤维素来源 | 第35页 |
·原始菌种 | 第35页 |
·木质纤维素来源 | 第3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38页 |
·仪器 | 第35-36页 |
·试剂 | 第36-38页 |
·实验培养基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活化纯培养菌种 | 第38页 |
·菌丝及菌落形态观测 | 第38-39页 |
·保藏菌种 | 第39页 |
·平板扩大培养斜面菌种 | 第39页 |
·制备并培养液体菌种 | 第39页 |
·菌丝体量的动态变化 | 第39-40页 |
·还原糖的动态变化 | 第40页 |
·胞内外多糖的制备及含量检测 | 第40-4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菌丝及菌落的形态观察 | 第42-43页 |
·制备液态菌种 | 第43页 |
·菌丝体量的动态变化 | 第43-44页 |
·还原糖随时间的变化 | 第44-46页 |
·桦褐孔菌发酵胞外多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第46-47页 |
·桦褐孔菌发酵胞内多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三章 木质纤维素对桦褐孔菌胞外、胞内多糖化学组成的影响 | 第51-64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2-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实验原料 | 第52页 |
·试剂 | 第52-53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6页 |
·初步纯化胞外粗多糖 | 第53-54页 |
·除蛋白多糖的紫外扫描 | 第54页 |
·测定蛋白含量 | 第54页 |
·测定糖含量 | 第54页 |
·测定多酚含量 | 第54-55页 |
·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61页 |
·多糖紫外扫描图 | 第56页 |
·多糖、蛋白质及多酚含量 | 第56-59页 |
·多糖单糖组成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木质纤维素对桦褐孔菌发酵胞外液的单糖组成变化的影响 | 第64-71页 |
·引言 | 第6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试剂 | 第64-65页 |
·仪器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页 |
·胞外液单糖组成 | 第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胞外液单糖组成 | 第65-67页 |
·多糖的单糖组成、产量提高和活性提高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关系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木质纤维素对桦褐孔菌发酵胞内、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71-84页 |
·引言 | 第7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1-74页 |
·实验材料 | 第71-72页 |
·主要试剂 | 第71-72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测定多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 第72-73页 |
·测定多糖 DPPH 自由基清除率 | 第73-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81页 |
·测定多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 第74-77页 |
·测定多糖 DPPH 自由基清除率 | 第77-79页 |
·多糖的 50%抑制氧化浓度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总结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