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橘红心大白菜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大白菜橘红心性状遗传规律 | 第13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 or 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橘红色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大白菜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类胡萝卜素的重要价值 | 第15-16页 |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 | 第16-17页 |
·大白菜中类胡萝卜素组分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18页 |
·InDel 标记概述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在植物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大白菜橘红心性状的遗传分析和橘红心基因定位 | 第21-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表型调查 | 第21页 |
·DNA 提取及白色基因池、橘红色基因池的构建 | 第21页 |
·橘红心基因连锁标记筛选及基因定位 | 第21-22页 |
·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基因精细定位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大白菜橘红心性状遗传分析 | 第22-23页 |
·已有分子标记的验证 | 第23-24页 |
·连锁标记筛选和基因初定位 | 第24-25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精细定位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大白菜橘红心性状遗传规律 | 第26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连锁标记和定位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白心和橘红心大白菜内叶类胡萝卜素分析 | 第28-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仪器、标样和试剂 | 第28页 |
·类胡萝卜素提取和洗脱方法 | 第28页 |
·类胡萝卜素鉴定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大白菜内叶类胡萝卜素鉴定与分析 | 第29-30页 |
·大白菜内叶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大白菜内叶类胡萝卜素种类 | 第31页 |
·大白菜内叶橘红色的成因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大白菜橘红心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32-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橘红心候选基因的筛选 | 第32页 |
·候选基因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筛选 | 第33-34页 |
·候选基因 CRTISO 的进化分析 | 第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精细定位区域的基因分析 | 第34页 |
·Bra031539 为 or 候选基因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 or 的克隆分析 | 第36-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DNA 和 RNA 的提取 | 第36页 |
·侯选基因克隆 | 第36页 |
·侯选基因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 Bra031539 的 gDNA 克隆 | 第37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 Bra031539 的 cDNA 克隆 | 第37-40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验证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Bra031539 克隆 | 第40页 |
·Bra031539 突变位点预测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42-43页 |
·大白菜橘红心基因 or 的精细定位 | 第42页 |
·大白菜内叶类胡萝卜素组成分析 | 第42页 |
·橘红心基因 Bra031539 的克隆分析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