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综合潜力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0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研究述评第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2-25页
     ·创新点第22-23页
     ·不足第23-25页
第二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基础第25-31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7页
     ·农村居民点概念第25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概念界定第25-26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第26-27页
   ·理论基础第27-29页
     ·区位理论第27页
     ·规模经济理论第27-28页
     ·层次需求理论第28-29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原则第29-31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29页
     ·分步实施的原则第29页
     ·科学规划原则第29-30页
     ·尊重农民意愿原则第30-31页
第三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布局类型分析第31-41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分析第31-35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推力分析第31-33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拉力分析第33-35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类型分析第35-41页
     ·农村居民点景观特征研究第35-37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类型分析第37-41页
第四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第41-55页
   ·农村居民点分整理模式潜力测算第41-46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调整模式范围分析第41-43页
     ·农村居民点不同整理模式标准确定第43-45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方法选用第45-46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评价第46-55页
     ·评价单元划分第46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6-49页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第49-51页
     ·综合潜力评价模型建立第51-55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第55-93页
   ·六合区概况第55-60页
     ·区域概况第55页
     ·六合区自然条件第55-56页
     ·六合区社会经济条件第56-57页
     ·六合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第57-60页
   ·六合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整理模式确定第60-67页
     ·六合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推拉力分析第60-61页
     ·六合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类型确定第61-67页
   ·六合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第67-71页
     ·六合区居民点整理模式区划分第67-68页
     ·六合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标准第68页
     ·分整理模式潜力测算结果第68-71页
   ·六合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评价第71-89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72-77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评价结果计算第77-85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划分第85-89页
   ·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政策建议第89-93页
     ·多方面筹措资金,提供财力保障第89-90页
     ·充分考虑农民意愿,营造和谐整理氛围第90页
     ·科学编制规划,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第90-91页
     ·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91-9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研究结论第93-94页
   ·研究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基于江苏不同区域开发区的典型企业调查
下一篇:农业产业化视角中瑞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