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空气质量问题与媒介的话语生产--以《中国环境报》和《纽约时报》的报道比较为中心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一、导言第9-15页
 (一) 论题的源起及选取第9-11页
 (二) 研究动机与研究问题第11-13页
  1. 研究动机第11-12页
  2. 研究问题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与理论探讨第13-15页
二、浮出水面的空气质量第15-17页
三、空气质量话语的编码第17-50页
 (一) 从“事实”到“话语”第17-27页
  1. 奥运“蓝天”的生产第17-24页
  2. “口罩”的编码第24-26页
  3. 奥运传播下的空气议题第26-27页
 (二) 步入日常叙事的PM2.5第27-42页
  1. PM2.5发布危机第27-33页
  2. 突破封闭叙事模式第33-35页
  3. “先污染、后治理”下的迷思第35-38页
  4. 公众感受与政府公信力第38-42页
 (三) 沸腾中的空气质量话语第42-50页
  1. 全方位突破的议题生产第42-45页
  2. 唱衰治污前景第45-47页
  3. 焦虑下的“他者”想象第47-50页
四、空气质量话语的解码第50-56页
 (一) 奥运时期的解码第50-51页
 (二) 后奥运时期的解码第51-52页
 (三) 对抗性解读的加剧第52-54页
 (四) 向协商式解读的过渡第54-56页
五、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康健美类App传播研究--以iOS系统为例
下一篇:中国分省首位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