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衍生物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1 电致化学发光第15-26页
   ·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第15-23页
   ·电致化学发光体系在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应用第23-26页
 2 主客体识别第26-30页
   ·主客体识别的分类第26-27页
   ·主客体识别用于生物分子检测第27-28页
   ·主客体识别用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或移除第28-30页
 3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7页
第二章 基于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衍生物构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技术测定凝血酶第37-53页
 摘要第37页
 1 引言第37-40页
 2 实验部分第40-41页
   ·实验试剂第40页
   ·实验仪器第40页
   ·电极表面凝血酶适配体的固定第40-41页
   ·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第41页
   ·特异性检测第4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1-49页
   ·Tris(bpyRu)-β-CD的ECL性质探究第41-42页
   ·电极表面Tris(bpyRu)-β-CD与凝血酶适配体主客体识别作用探究第42-43页
   ·ECL适配体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第43-44页
   ·电极表面aptamer的初始浓度对ECL适配体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凝血酶的线性检测第46-47页
   ·ECL适配体传感器的特异性研究第47-48页
   ·ECL适配体传感器在实际人体血样检测中的应用第48-49页
 4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第三章 基于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衍生物构建新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技术检测三磷酸腺苷第53-70页
 摘要第53页
 1. 引言第53-56页
 2. 实验部分第56-57页
   ·实验试剂第56页
   ·实验仪器第56页
   ·ATP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第56-57页
   ·电致化学发光测定ATP第5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三联吡啶钌环糊精衍生物的ECL性质与主客体识别作用研究第57-59页
   ·ATP适配体传感器可行性评估第59-60页
   ·实验条件优化第60-64页
   ·ATP的线性检测第64-65页
   ·ATP适配体传感器的选择性第65-66页
 4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二氧化钛系列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石墨烯的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