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本文工作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设计及应用研究进展 | 第17-45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动态 | 第18-21页 |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21-31页 |
·基于有机配体发光 | 第22-24页 |
·基于金属中心的发光 | 第24-26页 |
·基于客体诱导的发光 | 第26-28页 |
·基于激基缔合物与激基复合物的发光 | 第28页 |
·基于金属与有机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发光 | 第28-29页 |
·基于金属与金属之间的能量传递发光 | 第29-31页 |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 第31-44页 |
·发光材料 | 第31-34页 |
·离子探测材料 | 第34-38页 |
·小分子探测材料 | 第38-42页 |
·温度传感材料 | 第42-44页 |
·发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基于H_2TIPA配体的稀土-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白光发射调节 | 第45-65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晶体的合成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3页 |
·晶体结构描述与表征 | 第48-52页 |
·LnTIPA的室温发光性能 | 第52-55页 |
·GdTIPA的可调发光性能以及白光发射调节 | 第55-60页 |
·多稀土混合MOFs样品的发光寿命和量子产率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稀土-有机框架材料ZJU-1的制备、表征及白光发射调节 | 第65-85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6页 |
·晶体ZJU-1的合成 | 第66-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4页 |
·晶体结构描述与表征 | 第68-74页 |
·ZJU-1的发光性能 | 第74-77页 |
·ZJU-1的可调发光性能以及白光发射调节 | 第77-81页 |
·发光寿命及量子产率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稀土-有机框架材料LnPIA的合成及其在低温区的温度传感性能研究 | 第85-113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实验部分 | 第86-8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86页 |
·配体H_2PIA的合成 | 第86-88页 |
·晶体的合成 | 第88-89页 |
·结构与讨论 | 第89-109页 |
·结构与表征 | 第89-94页 |
·H_2PIA和H_2DMBDC三重激发态能级的确定 | 第94页 |
·LnPIA的室温发光性能 | 第94-97页 |
·变温发光性能 | 第97-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3页 |
第六章 稀土-有机框架材料LnBPDA的合成及其在生理温度范围的温度传感性能研究 | 第113-133页 |
·引言 | 第113页 |
·实验部分 | 第113-11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113-114页 |
·配体H_2BPDA的合成 | 第114-115页 |
·晶体的合成 | 第115页 |
·结构与讨论 | 第115-131页 |
·结构与表征 | 第115-120页 |
·H_2BPDA三重激发态能级的确定 | 第120-121页 |
·LnBPDA的室温发光性能 | 第121-123页 |
·变温发光性能 | 第123-128页 |
·生理温度范围的荧光温度传感机理分析 | 第128-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3-137页 |
·全文总结 | 第133-136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6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3页 |
致谢 | 第153-155页 |
个人简历 | 第155-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