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次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关于中俄自由贸易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第16-17页 |
·FTA和FTZ的区别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的创新处 | 第21-22页 |
2 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与东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分析 | 第22-29页 |
·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的模式研究 | 第22-26页 |
·欧盟的模式 | 第22-23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 | 第23-25页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 | 第25-26页 |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建立自由贸易区 | 第26-28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模式 | 第26-27页 |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模式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中俄贸易现状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 | 第29-40页 |
·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 | 第29-30页 |
·中俄贸易的现状 | 第30页 |
·中俄贸易互补性的数据分析 | 第30-34页 |
·中俄贸易结构的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中俄进出口贸易总额对比 | 第34页 |
·中俄商品贸易结构 | 第34-35页 |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失平衡的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例证:绥芬河综合保税区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40-48页 |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分析 | 第40-42页 |
·中俄创建自由贸易区产生静态增益 | 第40-41页 |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动态增益 | 第41-42页 |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 第42-44页 |
·关系平稳、战略互信 | 第42页 |
·地缘经济条件优越 | 第42页 |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 第42-43页 |
·良好的经济平台 | 第43-44页 |
·中俄双方的政治机制 | 第44页 |
·俄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第44页 |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分析 | 第44-47页 |
·有形障碍 | 第44-46页 |
·无形障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 第48-53页 |
·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 | 第48-50页 |
·分层次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 | 第48-49页 |
·分阶段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 第49页 |
·分区域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 | 第49-50页 |
·监督机制的建议 | 第50-51页 |
·策略建议 | 第51页 |
·加快中俄双方边境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步伐 | 第51页 |
·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达成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去的共识 | 第51页 |
·先易后难、先框架后细化的策略展开谈判进程 | 第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