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主要缩略语一览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6页 |
第一部分 卡介苗和脂多糖诱导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6-21页 |
引言 | 第1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3. 结果 | 第18-19页 |
4. 讨论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咪达普利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研究 | 第21-32页 |
第一节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咪达普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 | 第21-27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2. 方法 | 第23页 |
3. 结果 | 第23-26页 |
4. 讨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咪达普利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研究 | 第27-32页 |
引言 | 第2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2. 方法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 伊立替康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研究 | 第32-43页 |
第一节 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伊立替康及其代谢产物SN-38的浓度 | 第32-37页 |
引言 | 第32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2-34页 |
2. 方法 | 第34页 |
3. 结果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伊立替康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研究 | 第37-43页 |
引言 | 第3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7-39页 |
2. 方法 | 第39页 |
3. 结果 | 第39-42页 |
4.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部分 免疫性肝损伤大鼠肝脏中羧酸酯酶亚型的表达活性 | 第43-52页 |
引言 | 第43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2. 方法 | 第44-47页 |
3. 结果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全文总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综述 | 第6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