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山深部矿体工艺矿物学和铜浮选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铜资源特点 | 第11-12页 |
| ·世界铜矿资源特点 | 第11页 |
| ·我国铜矿资源特点 | 第11-12页 |
| ·铜矿石的分类 | 第12页 |
| ·硫化铜矿石的浮选性质 | 第12-14页 |
| ·硫化铜矿石的可浮性 | 第12-13页 |
| ·影响硫化铜矿石浮选的因素 | 第13-14页 |
| ·硫化铜矿浮选现状 | 第14-18页 |
| ·硫化铜的浮选工艺现状 | 第14-16页 |
| ·硫化铜矿捕收剂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黄铜矿的性质及浮选性能 | 第18-20页 |
| ·黄铜矿的性质 | 第18-19页 |
| ·黄铜矿浮选性能研究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试样、药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 ·试验样品的准备 | 第21页 |
| ·实际矿石的准备 | 第21页 |
| ·纯矿物的制备 | 第21页 |
| ·试验药剂与设备 | 第21-22页 |
| ·试验药剂 | 第21-22页 |
| ·试验设备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浮选试验 | 第22-23页 |
| ·动电位测试 | 第2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4页 |
| 3 铜绿山深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 第24-45页 |
| ·矿石的化学分析 | 第24-26页 |
| ·矿石的多元素分析 | 第24页 |
| ·矿石的物相分析 | 第24-26页 |
| ·矿石XRD分析 | 第26页 |
| ·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 | 第26-27页 |
| ·主要铜矿物和金银的嵌布特征 | 第27-38页 |
| ·黄铜矿 | 第27-31页 |
| ·斑铜矿 | 第31-34页 |
| ·辉铜矿 | 第34-36页 |
| ·金和银 | 第36-38页 |
| ·其他硫化矿物和钴的嵌布特征 | 第38-42页 |
| ·黄铁矿 | 第38-40页 |
| ·闪锌矿 | 第40页 |
| ·硫铜钴矿及含钴黄铁矿 | 第40-42页 |
| ·主要矿物的嵌布关系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4 铜可选性研究 | 第45-57页 |
| ·磨矿试验 | 第45-48页 |
| ·不同磨矿细度的单体解离度试验 | 第45-47页 |
| ·磨矿细度浮选试验 | 第47-48页 |
|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 第48-50页 |
| ·浮选工艺试验 | 第50-56页 |
| ·一粗一扫一精流程试验 | 第50-51页 |
| ·中矿再磨试验 | 第51-52页 |
| ·阶段磨矿试验 | 第52-53页 |
| ·Na_2S对浮选的影响 | 第53页 |
| ·一粗二扫一精流程试验 | 第53-54页 |
| ·一粗二扫一精中矿再磨返回闭路试验 | 第54-56页 |
| ·金银钴金属的回收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产品工艺矿物学研究 | 第57-66页 |
| ·精矿产品分析 | 第57-60页 |
| ·一粗两扫一精流程的精矿分析 | 第58-59页 |
| ·最终闭路流程精矿分析 | 第59-60页 |
| ·中矿产品分析 | 第60-63页 |
| ·尾矿产品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6 黄铜矿与药剂作用研究 | 第66-71页 |
| ·单矿物浮选试验 | 第66-67页 |
| ·起泡剂用量试验 | 第66页 |
| ·不同捕收剂在不同pH值下的浮选实验 | 第66-67页 |
| ·动电位测试 | 第67-68页 |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7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