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膜改性及膜污染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MBR 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MBR 的组成和特点 | 第11-12页 |
·MBR 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膜污染 | 第13-15页 |
·膜污染的概念与机理 | 第13页 |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膜污染的延缓措施 | 第14-15页 |
·膜表面改性 | 第15-19页 |
·化学改性 | 第17-18页 |
·物理改性 | 第18-19页 |
·膜改性的应用 | 第19-20页 |
·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膜的研究 | 第20-24页 |
·壳聚糖简介 | 第20-22页 |
·聚乙烯醇简介 | 第22-24页 |
·试验原理 | 第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微孔膜的改性方法 | 第26-27页 |
·膜污染行为研究 | 第27页 |
·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试验仪器 | 第28-29页 |
·试验药品 | 第29页 |
·改性膜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31页 |
·清水膜通量测试 | 第29-30页 |
·接触角测试 | 第30-31页 |
·改性膜的表征方法 | 第31-3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1-32页 |
·蛋白质吸附性能 | 第32-34页 |
第3章 聚丙烯膜的改性条件研究 | 第34-49页 |
·改性膜的制备方法 | 第34页 |
·不同制备条件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34-42页 |
·聚乙烯醇浓度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壳聚糖质量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聚乙烯醇与壳聚糖之比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戊二醛浓度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涂膜时间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涂膜温度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热处理温度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40页 |
·热处理时间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膜孔径对改性膜清水通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制备条件对改性膜接触角大小的影响 | 第42-47页 |
·聚乙烯醇浓度对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42-43页 |
·壳聚糖质量对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43页 |
·戊二醛浓度对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43-44页 |
·涂膜时间对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44-45页 |
·涂膜温度对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45页 |
·热处理温度对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45-46页 |
·热处理时间对改性膜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第46-47页 |
·改性膜的 SEM 表征 | 第47页 |
·抗 BSA 溶液吸附性能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改性膜及几种不同基础膜的改性效果研究 | 第49-55页 |
·不同膜的 SEM 形貌对比 | 第49-50页 |
·不同膜的清水膜通量对比 | 第50-51页 |
·不同膜的表面接触角对比 | 第51页 |
·不同膜的 BSA 吸附性对比 | 第51-52页 |
·不同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 | 第52-54页 |
·膜污染后清水膜通量 | 第52页 |
·膜污染后表面接触角 | 第52-53页 |
·膜污染后 SEM 形貌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改性膜的膜污染行为研究 | 第55-68页 |
·试验原理 | 第55页 |
·膜污染行为研究 | 第55-66页 |
·通量衰减试验 | 第55-61页 |
·改性膜抗污染性能 | 第6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