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论文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网络交易法律监管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网络交易典型案例 | 第14-16页 |
一、新浪网上购物起纠纷"一拍网"被判赔案 | 第14-15页 |
二、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世界一线知名商标商品案 | 第15页 |
三、厦门工商查处首例利用互联网络传销案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概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基本内容 | 第17-23页 |
一、网络交易市场经营主体准入的监管 | 第17-20页 |
二、网络交易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亚洲主要国家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现状与启示 | 第23-29页 |
第一节 亚洲主要国家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现状 | 第23-27页 |
一、日本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现状 | 第23-25页 |
二、韩国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现状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亚洲主要国家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启示 | 第27-29页 |
一、网络交易国家层面的立法方面 | 第27-28页 |
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的内容方面 | 第28页 |
三、网络交易行业协会的自律方面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现状及缺陷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我国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现状 | 第29-31页 |
一、网络交易监管的法律依据匮乏,职能部门监管乏力 | 第29-30页 |
二、网络交易经营主体对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认识有差异 | 第30页 |
三、网络交易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日益呈现 | 第30-31页 |
四、网络交易过程中发布虚假宣传信息误导消费者 | 第31页 |
第二节 我国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缺陷 | 第31-35页 |
一、网络交易及网络服务经营者法制意识不高 | 第31-32页 |
二、网络交易行政监督的管辖权难以确定 | 第32页 |
三、网络交易者的违法行为调查取证困难 | 第32-33页 |
四、网络交易监管职能机关对网络交易监管的涉及面狭窄 | 第33页 |
五、网络交易行政监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网络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的对策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建立健全网络交易监管的法律法规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网络交易市场主体工商登记准入机制 | 第36-37页 |
一、设立网络交易经营主体工商注册登记准入制度 | 第36-37页 |
二、适当降低网络交易经营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门槛 | 第37页 |
第三节 完善网络交易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机制 | 第37-39页 |
一、合理设置网络交易案件行政处罚的管辖权 | 第37-38页 |
二、创新网络交易监管模式,构建网络交易信息监管平台 | 第38页 |
三、拓展网络交易监管领域,对网络交易实行全程监管 | 第38-39页 |
四、实行网络交易监管信息公开制度 | 第39页 |
第四节 完善网络交易法律监管的协调机制 | 第39-40页 |
一、明确网络交易监管机关内部的职能与职责分工 | 第39-40页 |
二、加强外部协调,建立网络交易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 第40页 |
第五节 建立一支高素质网络交易监管的工商行政执法队伍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