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谢辞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经济一体化 | 第12-13页 |
·特惠贸易协定 | 第12页 |
·自由贸易区 | 第12页 |
·关税同盟 | 第12-13页 |
·共同市场 | 第13页 |
·经济同盟 | 第13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3-14页 |
·要素禀赋论 | 第14页 |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 | 第14页 |
·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中韩 FTA 可行性及进程状况 | 第16-28页 |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第16-23页 |
·中韩双边贸易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 第16-22页 |
·中韩两国贸易比较优势的差异性 | 第22-23页 |
·中韩 FTA 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4页 |
·中韩经济上的互补性 | 第23页 |
·中韩 FTA 政治上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中韩 FTA 人文和地缘可行性 | 第24页 |
·中韩 FTA 的经济效应 | 第24-26页 |
·静态效应 | 第24-25页 |
·动态效应 | 第25-26页 |
·中韩 FTA 的主要障碍 | 第26页 |
·中韩 FTA 进程状况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中韩农业及交易现状 | 第28-35页 |
·中韩农业现状 | 第28-32页 |
·中国农业现状 | 第28-29页 |
·韩国农业现状 | 第29-30页 |
·中韩农产品交易现状 | 第30-32页 |
·中韩两国农产品的竞争性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五章 签订 FTA 对两国农业的影响 | 第35-39页 |
·对中国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中国的有利影响 | 第35页 |
·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 第35-36页 |
·对韩国的影响 | 第36-39页 |
·对韩国的有利影响 | 第36页 |
·对韩国的不利影响 | 第36-39页 |
第六章 两国的应对措施 | 第39-44页 |
·中国的应对措施 | 第39-41页 |
·破除技术壁垒,保证农产品安全 | 第39页 |
·增加农产品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第39-40页 |
·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 | 第40页 |
·合理运用政策支持,完善农产品产业链的建设 | 第40页 |
·建立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 | 第40-41页 |
·建立对韩贸易摩擦处理机构 | 第41页 |
·韩国的应对措施 | 第41-44页 |
·对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提供保护 | 第41页 |
·寻找和扶持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 第41页 |
·通过扩大对华直接投资来形成合作关系 | 第41页 |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 第41-42页 |
·提高农民的农业外所得收入 | 第42页 |
·推进农业的综合化 | 第42页 |
·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 | 第42-43页 |
·制定规划,逐步实行农业的市场化 | 第43-4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