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决策理论的我国沉船残骸清除费用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第9-11页 |
·《公约》研究及履约概况 | 第9页 |
·《公约》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 | 第11-12页 |
·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博弈论在我国水运交通领域的应用 | 第12页 |
·本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建立沉船残骸清除费用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 第14-28页 |
·我国船舶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缺陷 | 第14-17页 |
·我国现行的船舶责任保险制度 | 第14-15页 |
·现有保险制度的缺陷 | 第15-17页 |
·我国残骸强制打捞清除的责任主体及义务 | 第17-20页 |
·责任主体争议 | 第17-19页 |
·责任主体的法律关系 | 第19-20页 |
·建立沉船残骸清除费用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 第20-25页 |
·决策树方法 | 第20-21页 |
·决策树分析法一般步骤 | 第21-22页 |
·基于现行船舶保赔保险的费用关系 | 第22-24页 |
·经修改的船舶保赔保险费用关系 | 第24-25页 |
·我国残骸清除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第25-26页 |
·强制责任保险定义 | 第25页 |
·优点和局限性分析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沉船残骸清除费用的仲裁博弈 | 第28-42页 |
·博弈论及其发展 | 第28-31页 |
·博弈及博弈论 | 第28-29页 |
·博弈论的发展 | 第29-31页 |
·博弈的分类 | 第31-32页 |
·合作与非合作博弈 | 第31页 |
·静态与动态博弈 | 第31-32页 |
·完全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 第32页 |
·博弈的要素 | 第32-34页 |
·博弈要素定义 | 第32-33页 |
·纳什均衡 | 第33-34页 |
·博弈的表达方式 | 第34-35页 |
·标准型表述 | 第34-35页 |
·扩展型表述 | 第35页 |
·特征函数表述 | 第35页 |
·仲裁博弈模型 | 第35-41页 |
·沉船残骸清除费用仲裁博弈模型 | 第36页 |
·静态博弈关系 | 第36-38页 |
·仲裁博弈模型求解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4章 沉船残骸清除打捞市场博弈分析 | 第42-57页 |
·打捞市场博弈分析 | 第42-44页 |
·我国打捞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42-44页 |
·装备技术水平的适应性 | 第44页 |
·贝特兰德模型 | 第44-50页 |
·生产函数 | 第44-45页 |
·需求曲线 | 第45-46页 |
·打捞市场的贝特兰德模型 | 第46-48页 |
·模型的应用 | 第48-49页 |
·贝特兰德模型的解释 | 第49-50页 |
·霍特林模型 | 第50-57页 |
·霍特林价格选择模型 | 第51-53页 |
·霍特林区位选择模型 | 第53-54页 |
·开放市场的自由贸易 | 第54-56页 |
·霍特林模型的解释 | 第56-57页 |
第5章 基金及其他费用保障制度 | 第57-61页 |
·残骸清除费用的基金制度 | 第57-59页 |
·强制打捞清除基金的设立、管理及作用 | 第57-58页 |
·强制打捞清除基金的来源 | 第58-59页 |
·强制打捞清除基金的赔偿范围 | 第59页 |
·其他费用保障 | 第59-61页 |
·设立担保制度 | 第60页 |
·扩大打捞责任人的范围 | 第60页 |
·强制打捞清除费用列为海事请求 | 第60-6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