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整体基础隔震体系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核电厂整体基础隔震原理及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 ·本文研究目标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核电厂基础隔震体系的设计方法 | 第18-26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性能指标 | 第18-19页 |
| ·设计方法 | 第19-24页 |
| ·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核电厂基础隔震体系的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26-52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刚体块模型 | 第27-37页 |
| ·模型介绍 | 第27-29页 |
| ·特征值分析 | 第29-32页 |
| ·频率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 ·阻尼的影响 | 第34-37页 |
| ·柔性杆单质点模型 | 第37-40页 |
| ·模型介绍 | 第37页 |
| ·时程参数分析 | 第37-40页 |
| ·多质点模型和楼层反应谱 | 第40-51页 |
| ·CPR1000 反应堆厂房 | 第40-42页 |
| ·多质点模型 | 第42-45页 |
| ·地震动选取 | 第45-47页 |
| ·楼层反应谱 | 第47-48页 |
| ·地震响应结果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核电厂三维隔震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 第52-74页 |
| ·引言 | 第52-56页 |
| ·厚层橡胶支座 | 第56-69页 |
| ·隔震支座简介 | 第56-59页 |
| ·橡胶本构基本理论 | 第59-60页 |
| ·试验体设计 | 第60-61页 |
| ·加载装置 | 第61-62页 |
| ·试验加载制度 | 第62页 |
|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62-65页 |
| ·设计方法的修正 | 第65-69页 |
| ·油阻尼器 | 第69-73页 |
| ·原理介绍 | 第69-70页 |
| ·试验体设计 | 第70页 |
| ·加载装置 | 第70-71页 |
| ·性能评价试验 | 第71-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核电厂隔震模型数值分析 | 第74-90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试验原型介绍 | 第74-75页 |
| ·相似比的计算 | 第75-76页 |
| ·数值模型介绍 | 第76-78页 |
| ·安全壳模态分析 | 第78-80页 |
| ·地震动的选取 | 第80-83页 |
| ·阻尼的影响 | 第83-85页 |
| ·基底剪力 | 第85-87页 |
| ·小结 | 第87-90页 |
| 第六章 核电厂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 | 第90-102页 |
| ·引言 | 第90-91页 |
| ·振动台试验 | 第91-94页 |
| ·模态分析 | 第94-95页 |
| ·地震动类型的影响 | 第95-97页 |
| ·地震动幅值的影响 | 第97-99页 |
| ·附加阻尼比的影响 | 第99-100页 |
| ·小结 | 第100-10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 ·结论 | 第10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第10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