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縮略词表 | 第12-13页 |
| 1 前言 | 第13-22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前人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 第14-17页 |
| ·果实大小的变化 | 第14-15页 |
| ·果皮厚度的变化 | 第15页 |
| ·糖酸含量的变化 | 第15-16页 |
| ·柑橘化渣性 | 第16-17页 |
| ·大小年成因及其平衡措施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大小年形成原因 | 第18-19页 |
| ·大小年平衡措施 | 第19-20页 |
| ·温州蜜柑隔年交替结果研究 | 第20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 ·试验地点与材料 | 第22页 |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与器材 | 第22-23页 |
| ·试剂 | 第22-23页 |
| ·仪器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 ·交替结果与常规结果枝梢习性调查 | 第23页 |
| ·果实外观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 ·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测定 | 第23-24页 |
| ·糖酸组分的测定 | 第24-25页 |
| ·定性分析 | 第24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页 |
| ·样品的提取与测定 | 第24页 |
| ·糖酸的GC-FID分析的色谱条件 | 第24-25页 |
| ·柑橘化渣性指标的测定 | 第25页 |
| ·柑橘果肉囊衣厚度的测定 | 第25页 |
| ·柑橘果肉囊衣拉伸力的测定 | 第25页 |
| ·柑橘果肉硬度的测定 | 第25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9页 |
| ·果实产量 | 第26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习性调查结果 | 第26-34页 |
| ·结果母枝类型调查结果 | 第26-27页 |
| ·结果母枝长度和粗度 | 第27-30页 |
| ·果实大小分级 | 第30-32页 |
| ·果实果形指数比较 | 第32-34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品质比较 | 第34-41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生理指标 | 第34-36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糖酸组分含量 | 第36-38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化渣性 | 第38-41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囊衣厚度 | 第38-40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硬度 | 第40-41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温州蜜柑不同大小果实的品质 | 第41-49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生理指标 | 第41-43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糖酸组分含量 | 第43-46页 |
| ·隔年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果实化渣性 | 第46-49页 |
| 4 讨论 | 第49-54页 |
| ·交替结果技术与栽培方式 | 第49-50页 |
| ·交替结果和常规结果的结果习性比较 | 第50-51页 |
| ·交替结果与常规结果采果果实品质的差异 | 第51-52页 |
| ·柑橘化渣性量化的可行性探讨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