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 第一节 PEDV的病原学特征 | 第12-15页 |
| ·形态结构 | 第12页 |
| ·蛋白结构与功能 | 第12-14页 |
| ·理化性质 | 第14页 |
| ·PEDV其它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PED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学特征 | 第15-19页 |
| ·PED国内外流行现状 | 第15-17页 |
| ·PED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 | 第17-18页 |
| ·致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 第18-19页 |
| ·PED、TGE、PR的混合感染 | 第19页 |
| 第三节 PED流行的原因分析 | 第19-20页 |
| 第四节 PED的诊断方法 | 第20-23页 |
| ·病原学诊断 | 第20-21页 |
| ·血清学诊断 | 第21-22页 |
|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22-23页 |
| 第五节 PEDV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 ·灭活疫苗 | 第23页 |
| ·弱毒疫苗 | 第23-24页 |
| ·核酸疫苗 | 第24页 |
| ·转基因植物疫苗 | 第24-25页 |
| ·活载体疫苗 | 第25页 |
| ·亚单位疫苗 | 第25页 |
| ·合成肽疫苗 | 第25-26页 |
| ·联苗 | 第26页 |
| 第六节 PEDV的防控措施 | 第26-28页 |
| ·非特异性预防 | 第27-28页 |
| ·特异性预防 | 第28页 |
| 第七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南宁周边PED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30-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 ·实验结果 | 第32-36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广西某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紧急防控措施的调查研究 | 第39-49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1页 |
| ·研究结果 | 第41-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仔猪PEDV的免疫保护力及攻毒试验 | 第49-59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56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附录: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