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生物活性肽 | 第13-15页 |
·生物活性肽的吸收机制 | 第14-15页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高血压 | 第15-16页 |
·高血压 | 第15-16页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对血压的调控机制 | 第16页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第16-18页 |
·人工合成ACE抑制剂 | 第16-17页 |
·食源性ACE抑制肽 | 第17-18页 |
·玉米蛋白源ACE抑制肽 | 第18页 |
·ACE抑制肽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分离与纯化 | 第19-22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酶膜反应器制备玉米肽工艺优化 | 第23-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温度对Alcalase酶活及其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页 |
·制备工艺优化 | 第28-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玉米活性肽的超滤分级及纳滤脱盐工艺研究 | 第35-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9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方法 | 第37-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酶膜耦合技术连续制备玉米肽ACE抑制活性稳定性 | 第39页 |
·超滤后各个级份玉米酶解肽的ACE抑制活性比较 | 第39-40页 |
·纳滤脱盐工艺优化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超滤分级分离对玉米肽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纳滤处理方法对玉米肽脱盐率及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碱性蛋白酶连续酶解玉米蛋白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5-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水解度DH的拟合 | 第47-51页 |
·连续酶解过程动态模型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动力学模型研究的意义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玉米肽的稳定性及其体内降血压活性研究 | 第56-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材料 | 第57-58页 |
·方法 | 第58-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玉米肽ACE抑制活性稳定性 | 第60-63页 |
·短期服用玉米肽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 第63-64页 |
·长期服用玉米肽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 第64-65页 |
·长期服用玉米肽对SHR组织内源性ACE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讨论 | 第66-68页 |
·不同级分玉米肽的体外模拟消化稳定性 | 第66-67页 |
·玉米肽的体内降血压活性 | 第67-68页 |
·玉米肽降血压活性作用机理初探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ACE抑制玉米肽结构及其构效关系初探 | 第70-8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实验材料 | 第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8页 |
·玉米肽(Mm<3 kDa)的结构分析 | 第72-78页 |
·讨论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