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1-13页 |
2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 第13-31页 |
·马克思、列宁时代观理论 | 第13-17页 |
·马克思的时代观 | 第13-16页 |
·列宁对马克思时代观的丰富与发展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理论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 第17-30页 |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丰富与发展 | 第18-2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时代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丰富与发展 | 第21-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大学生的时代观 | 第31-49页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内涵 | 第31-33页 |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指导下确立科学思维方式 | 第31-32页 |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指导下实施正确的实践行为 | 第32页 |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指导下对时代精神的认知与内化 | 第32-33页 |
·大学生时代观的变迁与现状探析 | 第33-45页 |
·当代大学生时代观的变迁探析 | 第33-40页 |
·当前大学生时代观现状 | 第40-43页 |
·当前大学生时代观现状形成探析 | 第43-45页 |
·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当前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时代观形成需要 | 第45-46页 |
·大学生主体成长的需要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9页 |
4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培育 | 第49-59页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培育内涵 | 第49-56页 |
·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培育 | 第49-50页 |
·大学生个体与时代统一意识的培育 | 第50-53页 |
·大学生在当今时代所应具备的精神培育 | 第53-56页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培育的实践 | 第56-58页 |
·实践原则 | 第56-57页 |
·实践方式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注释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