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9页 |
| ·前言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 ·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 | 第14-21页 |
| ·席夫碱化合物 | 第21-23页 |
| ·硅氢加成反应 | 第23-36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36-39页 |
| 第2章 含不饱和双键苯氧亚胺配体的合成 | 第39-51页 |
| ·前言 | 第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实验原材料 | 第39-40页 |
|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0页 |
| ·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 ·产物表征与测试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 ·反应式 | 第41-43页 |
| ·产物结构鉴定 | 第43-47页 |
| ·反应影响因素讨论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第3章 含烯丙基取代基苯氧亚胺配体的硅氢加成反应 | 第51-71页 |
| ·前言 | 第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2页 |
|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 ·产物表征与测试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8页 |
| ·硅氢加成反应和酚羟基保护反应 | 第53-55页 |
| ·反应副产物产生机理 | 第55-57页 |
| ·酚羟基保护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产物结构鉴定 | 第58-65页 |
| ·反应影响因素讨论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 第4章 含苯乙烯基取代基苯氧亚胺配体的硅氢加成反应 | 第71-87页 |
| ·前言 | 第71页 |
|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71-72页 |
|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72页 |
| ·实验步骤 | 第72页 |
| ·产物表征与测试 | 第72-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5页 |
| ·反应式 | 第73-74页 |
| ·反应中的副产物 | 第74页 |
| ·产物结构鉴定 | 第74-81页 |
| ·不同苯乙烯基化合物与不同含氢硅烷硅氢加成反应的比较 | 第81-84页 |
| ·反应影响因素讨论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5章 含硅氧烷取代基苯氧亚胺配体催化剂的制备和活性评价 | 第87-93页 |
| ·前言 | 第87页 |
|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87-88页 |
| ·实验步骤 | 第88-8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2页 |
| ·催化剂结构表征 | 第89-90页 |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90-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结论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01-10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同的学术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