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0页 |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13-14页 |
·样品的室内测试 | 第14-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工作量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土壤发生学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土壤发生学的形成和发展 | 第20页 |
·土壤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土壤有机质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土壤碳库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 | 第21-22页 |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碳循环 | 第22-23页 |
·土壤发育指数的研究和应用 | 第23页 |
·青海湖地区土壤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地质背景 | 第23-24页 |
·土壤有机碳研究 | 第24-25页 |
·土壤营养元素研究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青海湖流域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指示 | 第26-38页 |
·土壤物理特征 | 第26-27页 |
·土壤化学特征 | 第27-34页 |
·土壤有机质特征 | 第27-28页 |
·土壤肥力特征 | 第28-31页 |
·土壤中化学元素特征 | 第31页 |
·土壤中不同形态铁氧化物特征 | 第31-34页 |
·土壤矿物特征 | 第34-38页 |
第四章 青海湖流域土壤剖面的发育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指示 | 第38-54页 |
·机械组成对土壤发育程度的指示 | 第38-41页 |
·化学成分对土壤发育程度及生态环境的指示 | 第41-46页 |
·化学元素对土壤发育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指示 | 第41-44页 |
·有机质对土壤发育程度的指示 | 第44页 |
·碳酸钙对土壤发育程度的指示 | 第44-46页 |
·矿物成分对其发育程度的指示 | 第46-48页 |
·发育指数对土壤发育程度的指示 | 第48-51页 |
·P-22揭示的黄土来源信息 | 第51-54页 |
第五章 青海湖环湖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分组研究 | 第54-58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特征 | 第54-56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腐殖化特征 | 第56-58页 |
全文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