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农业保险的内涵 | 第11-13页 |
·保险与可保风险 | 第11页 |
·农业保险的界定 | 第11-12页 |
·农业保险的属性 | 第12页 |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制度 | 第15-16页 |
·制度变迁 | 第16页 |
·制度创新 | 第16-17页 |
·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 | 第17页 |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江苏省农业保险制度变迁轨迹 | 第20-26页 |
·江苏省农业概况 | 第20-22页 |
·江苏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历程 | 第22-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江苏省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形成原因 | 第26-42页 |
·江苏农业保险制度需求分析 | 第26-31页 |
·农业生产不确定性与农业保险制度需求 | 第26页 |
·不同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分析 | 第26-31页 |
·江苏农业保险制度的供给 | 第31-33页 |
·农业保险制度供给初级行动团体-政府 | 第31-32页 |
·农业保险制度供给次级行动团体.保险公司、农民 | 第32-33页 |
·江苏农业保险制度供求的约束 | 第33-36页 |
·成本收益约束 | 第33-35页 |
·能力约束 | 第35-36页 |
·制度环境约束 | 第36页 |
·政府、保险公司、农民博弈分析 | 第36-40页 |
·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博弈 | 第37页 |
·保险公司与农民的博弈 | 第37-39页 |
·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三者共同博弈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的形成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创新机制构建 | 第42-52页 |
·当前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5页 |
·规范性制度缺位,联办共保主体双方权责利归属不够清晰 | 第42-43页 |
·对于大宗农作物保险农户普遍投保积极性不高 | 第43页 |
·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政府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 第43页 |
·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偏低,保险绩效发挥受到影响 | 第43页 |
·农业保险产品保障机制不灵活,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出入 | 第43-44页 |
·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机制尚需完善 | 第44页 |
·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现代化需求还存在差距 | 第44-45页 |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创新机制构建 | 第45-50页 |
·政府、保险公司、农民在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 第45-46页 |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的组织创新 | 第46页 |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的经营机制创新 | 第46-47页 |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的法律制度创新 | 第47-48页 |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的金融支持机制创新 | 第48页 |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的监督管理创新 | 第48-49页 |
·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的风险管理创新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52-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重视对农业保险这一政策工具的研究、开发和运用 | 第52页 |
·农业保险制度设计与安排必须符合农业农村经济基本国情 | 第52页 |
·专业化生产的农户应该成为今后农业保险保障的主体 | 第52-53页 |
·构建江苏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制度长效机制的建议 | 第53-56页 |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保障机制 | 第53页 |
·优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 | 第53-54页 |
·鼓励和支持农业保险市场主体的发展 | 第54-55页 |
·重视农村保险文化的培育 | 第55页 |
·加强农业保险合规监管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