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取代聚乙炔及其光电性能 | 第12-16页 |
·聚乙炔概述 | 第12-13页 |
·聚乙炔衍生物的光学性质 | 第13-16页 |
·含脲/硫脲的阴离子受体 | 第16-23页 |
·阴离子的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阴离子的识别 | 第17-18页 |
·脲/硫脲类阴离子受体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聚合物阴离子受体 | 第23-28页 |
·聚合物阴离子受体 | 第23-25页 |
·别构效应 | 第25-27页 |
·基于正别构效应聚合物阴离子受体 | 第27-28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8-31页 |
·研究意义 | 第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含脲基的取代聚乙炔及其阴离子识别性能 | 第31-55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2页 |
·设备与仪器 | 第32-33页 |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3-34页 |
·催化剂的合成 | 第34页 |
·聚合反应 | 第34-35页 |
·聚合物结构表征 | 第35页 |
·阴离子识别实验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54页 |
·单体合成与表征 | 第37-39页 |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41页 |
·不同溶剂的聚合物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1-43页 |
·阴离子识别性能 | 第43-45页 |
·脲基与氟离子的作用方式 | 第45-48页 |
·聚合物对阴离子的亲和力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含硫脲基的取代聚乙炔及其阴离子识别性能 | 第55-79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56页 |
·设备与仪器 | 第56-57页 |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58页 |
·聚合反应 | 第58-59页 |
·聚合物结构表征 | 第59页 |
·阴离子识别实验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7页 |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0-62页 |
·不同溶剂的聚合物溶液的吸收光谱 | 第62-64页 |
·阴离子识别性能 | 第64-66页 |
·受体与阴离子的作用方式 | 第66-68页 |
·聚合物与阴离子的络合比 | 第68-69页 |
·硫脲基与阴离子结合能力 | 第69-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四章 阴离子识别能力比较及机理探讨 | 第79-86页 |
·引言 | 第7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9-84页 |
·poly(1)和 poly(2)的比较与机理探讨 | 第79-81页 |
·poly(4)与 poly(3)及 poly(1)的比较与机理探讨 | 第81-83页 |
·与已报道聚合物受体比较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