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焦家断裂带韧脆性变形特征与蚀变作用实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6页
   ·选题依据及项目支撑第11-12页
     ·选题依据第11页
     ·论文项目支撑第11-12页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14页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的研究第12页
     ·胶东成岩成矿时代的研究第12页
     ·焦家断裂带构造变形变质方面的研究第12-13页
     ·―焦家式‖金矿成矿流体演化的研究第13页
     ·构造地球化学及热液成矿作用实验方面的研究第13-14页
     ·存在的科学问题第14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4-15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5-16页
第2章 胶东区域构造控岩控矿地质背景第16-27页
   ·胶东区域地质概况第16-20页
     ·区域地层第18-19页
     ·区域岩浆岩和脉岩第19-20页
     ·胶东地区构造格架第20页
   ·胶东区域构造岩相体系第20-23页
     ·基底反―S‖形构造带第21页
     ·中生代构造体系第21-23页
   ·花岗岩形成时代与郯庐断裂关系第23-25页
   ·胶东区域金矿矿化特征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焦家断裂带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第27-45页
   ·焦家断裂带地质特征第28-29页
   ·焦家断裂带控岩控矿特征第29-30页
   ·焦家断裂带蚀变岩带地质特征第30-37页
     ·蚀变类型第30-31页
     ·蚀变岩分带特征第31-33页
     ·蚀变岩带空间分布特征第33-37页
   ·断裂蚀变岩带地球化学特征第37-42页
     ·主量元素特征第37页
     ·微量元素特征第37-38页
     ·稀土元素特征第38-42页
   ·典型矿床特征第42-45页
     ·―焦家式‖金矿床总体特征第42页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第42-45页
第4章 焦家断裂蚀变岩带韧脆性变形特征第45-66页
   ·断裂蚀变岩带典型分带特征第46-47页
   ·断裂韧-脆性分带特征第47-49页
     ·韧性变形特征第48页
     ·脆性变形特征第48-49页
   ·断裂蚀变岩带变形变质特征第49-57页
     ·胶东群斜长角闪岩(变辉长岩)带第49-50页
     ·花岗岩带第50-57页
   ·断裂蚀变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57-65页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第57-62页
     ·微量元素分布和金矿化关系分析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焦家式”金矿断裂蚀变岩带蚀变作用实验研究第66-82页
   ·―焦家式‖金矿热液流体特征第66-67页
     ·成矿流体岩相学及组分特征第67页
     ·成矿温度、盐度及压力第67页
   ·蚀变作用实验准备第67-68页
   ·实验前后岩石结构构造以及矿物组成对比第68-71页
     ·未蚀变和弱钾化花岗岩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对比第68-70页
     ·(黄铁)绢英岩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对比第70-71页
   ·实验前后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对比第71-80页
     ·钾长石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对比第71-73页
     ·钠长石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对比第73-75页
     ·绢云母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对比第75-77页
     ·石英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对比第77-78页
     ·黄铁矿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对比第78-79页
     ·黑云母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对比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6章 主要认识第82-84页
   ·主要认识第82-83页
   ·存在问题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附录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黄土古地磁记录可信赖性的再研究
下一篇:北京平原地下水开采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