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普林中短篇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类型及其塑造手法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Резюме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一、 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划分 | 第7-9页 |
二、 根据研究方向进行划分 | 第9-12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关于作品《亚玛街》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 关于库普林其他作品的研究 | 第14页 |
三、 关于库普林创作整体艺术特色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四、 关于库普林研究的其他方面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库普林创作对俄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第19-31页 |
第一节 库普林与现实主义 | 第20-25页 |
一、 世纪之交的现实主义 | 第20-21页 |
二、 库普林与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们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库普林与浪漫主义 | 第25-27页 |
一、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主要特征 | 第25页 |
二、 库普林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库普林与“白银时代”文学 | 第27-29页 |
一、 白银时代文学主要特点 | 第27-28页 |
二、 现代主义在库普林创作中的主要体现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库普林中短篇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类型 | 第31-60页 |
第一节 彼岸世界的“自然人”形象 | 第32-44页 |
一、 文学传统中的“自然人”形象 | 第32-33页 |
二、 《阿列霞》中的阿列霞 | 第33-37页 |
三、 《石榴石手镯》中的日尔特科夫 | 第37-40页 |
四、 《决斗》中的罗马绍夫 | 第40-44页 |
第二节 茫然困惑的“多余人”知识分子形象 | 第44-55页 |
一、 俄国文学传统中的“多余人”知识分子形象 | 第44-47页 |
二、 《摩洛》中的鲍勃罗夫 | 第47-49页 |
三、 《阿列霞》中的伊凡·季莫菲耶维奇 | 第49-52页 |
四、 《生命的河流》中的大学生 | 第52-55页 |
第三节 寄托真、善、美理想的“小人物”形象 | 第55-59页 |
一、 工业文明下被异化的劳动人民 | 第56-58页 |
二、 生活中的“冒险者” | 第58页 |
三、 生活中的“流浪者”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库普林中短篇小说中人物塑造手法 | 第60-73页 |
第一节 库普林中短篇小说中的宗教神话元素 | 第60-64页 |
一、 圣经神话中的火神——摩洛 | 第60-61页 |
二、 希腊神话中的自然之神——潘神 | 第61-62页 |
三、 圣经中的“爱”、“死”、“赎” | 第62-64页 |
第二节 库普林中短篇小说中的艺术手法 | 第64-72页 |
一、 外貌描写 | 第64-66页 |
二、 心理描写 | 第66-68页 |
三、 景物描写 | 第68-70页 |
四、 情节构建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语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