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土体材料与墙体抗侧承载力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 ·生土建筑概述 | 第10-12页 |
| ·夯土建筑 | 第10页 |
| ·窑洞 | 第10-11页 |
| ·土坯建筑 | 第11-12页 |
| ·国内与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 | 第12-13页 |
| ·国外研究 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4页 |
| ·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 第14页 |
| ·选题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改性土坯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第15-16页 |
| ·改性土坯墙体的抗侧承载力数值计算分析研究 | 第16-17页 |
| 第2章 改性泥浆立方体受压性能研究 | 第17-29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土体材料的选择及物理性质 | 第17-18页 |
| ·改性泥浆立方体试件的制作和实验装置 | 第18-21页 |
| ·改性泥浆立方体的制作 | 第18-20页 |
| ·实验装置 | 第20-21页 |
| ·试验结果 | 第21-23页 |
| ·试验荷载-位移曲 线 | 第23-26页 |
| ·弹性模量 | 第26-27页 |
| ·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27-28页 |
| ·本章总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改性单块土坯的力学性能试验 | 第29-34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改性土坯的抗压强度试验 | 第29-32页 |
| ·取样、试样制备 | 第29-3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 ·试验步骤 | 第30页 |
| ·试验结果评定 | 第30-32页 |
| ·改性土坯的抗折强度试验 | 第32-34页 |
| ·试验步骤 | 第32页 |
| ·试验结果评定 | 第32-34页 |
| 第4章 改性土坯泥浆含水率对强度影响的研究 | 第34-42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土坯试块抗压试验 | 第34-35页 |
| ·试块的制作 | 第34-35页 |
| ·试验仪器及加载方案 | 第35页 |
| ·试验过程及 现象 | 第35-37页 |
| ·素土泥浆灰缝土坯试块 | 第35页 |
| ·掺和麦秸秆泥浆灰缝土坯试块 | 第35-36页 |
| ·掺和粗砂泥浆灰缝土坯试块 | 第36页 |
| ·掺和生石灰泥浆灰缝土坯 块 | 第36-37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 ·素土泥浆灰缝土坯试块 | 第37页 |
| ·掺和麦秸秆泥浆灰缝土坯试块 | 第37-38页 |
| ·掺和粗砂泥浆灰缝土坯试块 | 第38页 |
| ·掺和生石灰泥浆灰缝土坯块试 | 第38-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第5章 改性土坯双剪实验研究 | 第42-50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试验研究 | 第42-44页 |
| ·试的制作及加载方案 | 第42-43页 |
| ·试验现象描述 | 第43-44页 |
|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4-48页 |
| ·试验结果 | 第44-46页 |
| ·砌体抗剪强度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 ·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 | 第47-48页 |
| ·抗剪强度标准值及设计值 | 第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改性土坯墙体抗侧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第50-61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有限元分析的目的 | 第50页 |
| ·改性土坯结构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50页 |
| ·改性土坯墙体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0-55页 |
| ·改性土坯墙体有限元模型选择 | 第50-51页 |
| ·SOLID65单元介绍 | 第51-52页 |
| ·材料属性 | 第52页 |
| ·改性土坯墙体模拟的破坏准则 | 第52-53页 |
| ·改性墙体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53-54页 |
| ·加载制度与求解 | 第54-55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及其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55-59页 |
| ·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 | 第55页 |
| ·变形及应力分布图 | 第55-56页 |
| ·裂缝分布 | 第56-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