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诉阶段的刑事和解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刑事和解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一) 刑事和解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刑事和解的价值 | 第13-14页 |
(三) 公诉阶段刑事和解的优势 | 第14-17页 |
二、公诉阶段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第17-21页 |
(一) 适用的案件类型 | 第17-18页 |
(二) 适用的条件 | 第18-21页 |
三、公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所面临的挑战 | 第21-24页 |
(一) 能否坚持公正司法的原则 | 第21页 |
(二) 能否坚持统一、正确适用法律的原则 | 第21页 |
(三) 能否坚持有法必依的原则 | 第21-22页 |
(四) 是否会使刑法丧失应有的惩罚功能 | 第22页 |
(五) 是否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指引作用 | 第22-23页 |
(六) 是否会产生新的腐败 | 第23-24页 |
四、公诉阶段刑事和解应当坚持的原则 | 第24-28页 |
(一) 法治原则 | 第24页 |
(二) 平等自愿的原则 | 第24-25页 |
(三) 公平正义的原则 | 第25-26页 |
(四) 效率原则 | 第26-28页 |
五、公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28-35页 |
(一) 准确把握公诉部门在刑事和解中的定位 | 第28-29页 |
(二) 正确处理好与相关方面的关系 | 第29-30页 |
(三) 合理评价赔偿标准 | 第30页 |
(四) 确保实现刑事和解的效力 | 第30-31页 |
(五) 提升对加害人的矫正效果 | 第31-32页 |
(六) 建立刑事和解的有效监督机制 | 第32-33页 |
(七) 改革工作职责考评制度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