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本文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综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DS-LITE技术背景研究与分析 | 第14-22页 |
·国内IPv4/IPv6过渡现状分析 | 第14页 |
·现有DS-LITE技术基本模型——网关模式 | 第14-15页 |
·新型DS-LITE技术模型——主机模式 | 第15-17页 |
·原始DS-LITE的技术的缺陷 | 第17-18页 |
·当前DS-LITE负载均衡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主机模式域内隧道设计理念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主机模式DS-LITE域内隧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 | 第22-31页 |
·主机模式AFTR域的定义及域内隧道应用场景 | 第22-23页 |
·域内隧道地址无状态转换的设计 | 第23-24页 |
·DS-LITE网络参数自动配置设计 | 第24-27页 |
·DHCPv6选项设计 | 第24-25页 |
·系统属性调用设计 | 第25-26页 |
·ANDROID本地化脚本移植设计 | 第26-27页 |
·对OPENWRT系统DS-LITE模块的研究 | 第27-29页 |
·OPENWRT DS-LITE脚本研究 | 第27-28页 |
·IPV4-IN-IPv6内核模块源码研究 | 第28-29页 |
·典型即时聊天应用通信模式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基于ANDROID平台域内隧道的实现 | 第31-57页 |
·实验室DS-LITE过渡系统服务器配置 | 第31-35页 |
·整体网络架构 | 第31-32页 |
·B4用户终端配置支持 | 第32页 |
·AFTR服务器配置 | 第32-33页 |
·网络服务器配置 | 第33-34页 |
·ARP代理设置 | 第34-35页 |
·自动域内隧道用户终端辅助功能实现 | 第35-38页 |
·DHCPv6客户端程序的交叉编译 | 第35-36页 |
·系统属性调用实现 | 第36-37页 |
·ANDROID脚本移植实现 | 第37-38页 |
·域内隧道模块设计的实现 | 第38-44页 |
·基于skb内核模块的实现 | 第39-44页 |
·域内隧道地址无状态转换的实现 | 第44页 |
·用户UI及JNI调用的实现 | 第44-53页 |
·ANDROID NDK工具编译动态库 | 第44-47页 |
·用户界面实现 | 第47-52页 |
·APK应用程序的签名、安装与卸载 | 第52-53页 |
·原型系统实现 | 第53-57页 |
·MINI6410开发板概况 | 第53-54页 |
·ANDROID 4.0.3镜像烧写 | 第54页 |
·目录及配置文件 | 第54-55页 |
·内核配置及烧写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和分析 | 第57-66页 |
·基本测试环境 | 第57-59页 |
·用户终端配置 | 第59-60页 |
·DS-LITE隧道本身功能验证 | 第60-61页 |
·隧道模块功能验证 | 第61-63页 |
·原型模型实现结果 | 第63-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