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转型的经济背景 | 第13页 |
·新时期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转型的优势和要求 | 第13-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15-16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 第16页 |
·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 第16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 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9-24页 |
·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现状概述 | 第19页 |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现状 | 第19-21页 |
·种植业 | 第19-20页 |
·畜牧业 | 第20页 |
·林果业 | 第20页 |
·加工业 | 第20-21页 |
·旅游业 | 第21页 |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历史地理因素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 第21页 |
·农业的不合理开发加剧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 | 第21-22页 |
·交通、信息闭塞,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 第22-23页 |
·农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致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低水平均衡 | 第23页 |
·少数民族聚居,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 第23-24页 |
3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主导功能定位 | 第24-37页 |
·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产品功能区 | 第24-26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24-25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25-26页 |
·云贵高原功能区 | 第26-28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26-28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28页 |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牧产品功能区 | 第28-29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28-29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29页 |
·汾渭平原农产品供给功能区 | 第29-30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29-30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30页 |
·河套灌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 | 第30-31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30-31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31页 |
·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 第31-32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31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31-32页 |
·“关中-天水”功能区 | 第32-34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32-33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33-34页 |
·“成都-重庆”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区 | 第34-35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34-35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35页 |
·甘新生态保护和多样性农牧功能区 | 第35-37页 |
·区域范围与比较优势 | 第35-36页 |
·农业功能定位 | 第36-37页 |
4 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拓展战略 | 第37-53页 |
·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产品功能拓展战略 | 第37-40页 |
·生态调节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37-38页 |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38-39页 |
·就业和生活保障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39页 |
·文化传承和休闲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39-40页 |
·云贵高原现代农业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0-43页 |
·生态调节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0-41页 |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1-42页 |
·就业和生活保障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2页 |
·文化传承和休闲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2-43页 |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牧产品功能区拓展战略 | 第43-44页 |
·生态调节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3-44页 |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4页 |
·就业和生活保障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4页 |
·汾渭平原农产品供给功能区拓展战略 | 第44-46页 |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4-45页 |
·文化传承和休闲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5-46页 |
·河套灌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拓展战略 | 第46-47页 |
·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拓展战略 | 第47-48页 |
·生态调节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7页 |
·文化传承和休闲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7-48页 |
·“关中-天水”功能区拓展战略 | 第48-50页 |
·生态调节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8页 |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48-50页 |
·就业和生活保障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0页 |
·文化传承和休闲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0页 |
·“成都-重庆”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区拓展战略 | 第50-51页 |
·生态调节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0-51页 |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1页 |
·就业和生活保障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1页 |
·文化传承和休闲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1页 |
·甘新生态保护和多样性农牧功能区拓展战略 | 第51-53页 |
·生态调节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1-52页 |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2页 |
·就业和生活保障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第52-53页 |
5 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成功转型与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 第53-61页 |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功能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53-54页 |
·加大农业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力度 | 第53页 |
·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 第53-54页 |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 | 第54页 |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54-55页 |
·调整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 第54-55页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55页 |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55页 |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改善功能区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55-56页 |
·进一步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 第55-56页 |
·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 第56页 |
·继续完善财政补贴制度 | 第56页 |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功能区发展的持久动力 | 第56-57页 |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第56-57页 |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 | 第57页 |
·完善农业技术研究和储备机制 | 第57页 |
·强化农业制度建设,提供功能区发展的制度保障 | 第57-58页 |
·贯彻落实农业法律法规 | 第57-58页 |
·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 | 第58页 |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 | 第58页 |
·建设七大工程,确保功能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 第58-61页 |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抓手 | 第59页 |
·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 | 第59页 |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第59-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预期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