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128区块扶杨油层砂体分布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4页 |
| ·区域构造位置 | 第12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4-20页 |
|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理及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区对比难点 | 第14页 |
| ·探评井、区域砂组、小层对比技术研究 | 第14-15页 |
| ·木 128 区块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5-17页 |
| ·标准层的确定 | 第15-16页 |
| ·地层划分原则 | 第16-17页 |
| ·井震结合对层位对比检验 | 第17页 |
| ·储层地震反演作图单元划分 | 第17-18页 |
| ·地层展布特征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地震资料解释及储层反演 | 第20-41页 |
| ·地震资料解释 | 第20-22页 |
| ·层位标定 | 第20-21页 |
| ·构造解释 | 第21-22页 |
| ·地震储层反演 | 第22-36页 |
| ·基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22-26页 |
| ·综合标定、子波估算和建模 | 第26-29页 |
| ·储层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处理 | 第29-30页 |
| ·储层随机反演处理 | 第30-36页 |
| ·反演效果评价 | 第36页 |
| ·砂体展布特征 | 第36-41页 |
| 第四章 沉积相微相研究 | 第41-50页 |
| ·物源体系分析 | 第41页 |
| ·沉积相类型 | 第41-43页 |
| ·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 第42页 |
| ·三角洲前缘亚相 | 第42-43页 |
| ·测井微相模式建立 | 第43页 |
| ·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 第43页 |
| ·三角洲前缘亚相 | 第43页 |
| ·联井相分析 | 第43-45页 |
| ·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第45-50页 |
| 第五章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分析 | 第50-55页 |
| ·油藏类型 | 第50-52页 |
| ·岩性尖灭油气藏 | 第50页 |
| ·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藏 | 第50-52页 |
| ·油水分布规律分析 | 第52-55页 |
| ·油水垂向分布规律 | 第52-53页 |
| ·油水平面分布规律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有利目标刻画 | 第55-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详细摘要 | 第6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