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达托霉素

内容提要第1-5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5-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20页
第1章 绪论第20-40页
   ·合成生物学简介第20-21页
   ·合成生物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24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21-23页
     ·国内研究现况第23-24页
   ·合成生物学应用的关键技术及问题第24-30页
     ·基因组的人工合成技术第24-29页
     ·最小基因组技术第29-30页
   ·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类药物中的应用第30-32页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第30-31页
     ·对已有的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优化改造第31页
     ·设计、人工合成目标化学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异源表达第31-32页
   ·达托霉素的研究进展第32-37页
     ·达托霉素概述第32页
     ·达托霉素的抗菌活性第32-33页
     ·达托霉素的作用机制第33-34页
     ·达托霉素的应用前景第34-35页
     ·达托霉素的合成第35-37页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37-40页
第2章 达托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设计、合成和扩增第40-58页
   ·实验材料第40-42页
     ·菌株和质粒第40页
     ·主要试剂第40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40-41页
     ·主要仪器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48页
     ·达托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设计第42页
     ·达托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片段的合成第42-43页
     ·达托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片段的 PCR 扩增第43-4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达托霉素第 11-30kb 基因簇的合成第48-49页
     ·链霉菌的培养以及基因组的提取第49-50页
     ·基因簇片段 PCR 扩增的优化第50-55页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3章 体外重组系统-Gibson 等温一步拼接方法的建立第58-72页
   ·实验材料第58-60页
     ·菌株和质粒第58页
     ·主要试剂第58-59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59页
     ·主要仪器第59-60页
   ·实验方法第60-64页
     ·待连接 DNA 片段的制备第60-61页
     ·载体的设计制备第61-63页
     ·Gibson 等温一步法连接反应体系第63页
     ·Gibson 等温一步法连接产物的扩增第63-64页
     ·Gibson 等温一步法连接产物分析第6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71页
     ·体外重组系统--Gibson 等温一步法第64页
     ·待连接 DNA 片段的制备第64-65页
     ·拼接载体的构建第65-66页
     ·5 kb DNA 片段的拼接第66-68页
     ·连接产物的鉴定第68-70页
     ·连接反应体系的改进第70页
     ·2 kb 的拼接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酵母体内同源重组拼接方法的建立第72-88页
   ·实验材料第72-74页
     ·菌株和质粒第72页
     ·主要试剂第72-73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73页
     ·主要仪器第73-74页
   ·实验方法第74-81页
     ·待连接 DNA 片段制备第74页
     ·载体的设计制备第74-76页
     ·酵母转化第76-77页
     ·拼接产物菌落 PCR 鉴定第77-78页
     ·酵母质粒提取第78-79页
     ·酵母质粒电转大肠杆菌 DH10B第79-80页
     ·测序分析连接产物第80页
     ·20 kb 长片段 DNA 的拼接第80-8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1-86页
     ·待连接 DNA 片段的制备第81-82页
     ·载体的构建第82页
     ·酵母体内重组连接第82-83页
     ·鉴定方法的确定第83-84页
     ·酵母质粒的提取第84页
     ·连接产物测序分析第84-85页
     ·20 kb 长片段的拼接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达托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拼接第88-102页
   ·实验材料第88-89页
     ·菌株和质粒第88页
     ·主要试剂第88-89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89页
     ·主要仪器第89页
   ·实验方法第89-96页
     ·实验设计第89页
     ·10 kb 长片段的拼接第89-92页
     ·128 kb 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拼接第92-9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6-99页
     ·10 kb 中间体的拼接第96页
     ·128 kb 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拼接第96-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2页
第6章 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型表达 BAC 载体的构建第102-116页
   ·实验材料第103-105页
     ·菌株和质粒第103页
     ·主要试剂第103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103-104页
     ·主要仪器第104-105页
   ·实验方法第105-109页
     ·设计思路第105页
     ·扩增替换盒第105-106页
     ·E.coli K-12/pBeloBAC11/pKD46 的构建第106-107页
     ·替换盒电转至 E.coli K-12/pBeloBAC11/pKD46 进行重组第107页
     ·pBTIBAC1 载体功能的验证第107-109页
     ·pBTIBAC1 载体插入多克隆位点 MCS第10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9-113页
     ·pBTIBAC1 的构建第109页
     ·替换盒的扩增第109-111页
     ·Red 同源重组及转化子的鉴定第111-112页
     ·pBTIBAC1 载体功能的验证第112-113页
     ·多克隆位点(MCS)的构建第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6页
第7章 达托霉素的异源表达第116-128页
   ·实验材料第116-118页
     ·菌株和质粒第116页
     ·主要试剂第116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116-117页
     ·主要仪器第117-118页
   ·实验方法第118-121页
     ·pYES1-DAP128 和 pBTIBAC11 质粒的提取第118页
     ·pYES1-DAP128 质粒酶切,回收大片段第118页
     ·pBTIBAC11 载体用 PmeⅠ酶切第118页
     ·DAP128 与 pBTIBAC11 载体连接第118-119页
     ·pBTIBAC11-DPT128 电转化大肠杆菌 DH10B第119页
     ·pBTIBAC11-DPT128 导入变铅青链霉菌 TK24 中第119-120页
     ·变铅青链霉菌 TK24 的发酵培养第120页
     ·检测发酵液中达托霉素的表达第120-121页
     ·达托霉素的生物活性测定第121页
   ·结果与讨论第121-126页
     ·128kb 的达托霉素大片段的回收第121页
     ·128kb 的达托霉素大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121-122页
     ·pBTIBAC11-DPT128 电转化大肠杆菌 DH10B第122页
     ·阳性转化子的鉴定第122-123页
     ·结合转移第123页
     ·HPLC 法检测发酵液中达托霉素的表达第123-124页
     ·达托霉素生物活性验证第124-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8章 达托霉素治疗炭疽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第128-142页
   ·实验材料第129-130页
     ·菌株和细胞株第129页
     ·主要试剂第129页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129-130页
     ·主要仪器第130页
   ·实验方法第130-133页
     ·达托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MIC 值的测定第130-131页
     ·达托霉素的时间杀伤曲线(Time-Kill curves)第131页
     ·达托霉素对 B.anthracis AP422 芽孢的作用第131页
     ·达托霉素对 B.anthracis AP422 膜电位的影响第131-132页
     ·达托霉素对 B.anthracis AP422 膜完整性的影响第132页
     ·达托霉素对钾离子释放的影响第132页
     ·达托霉素体外巨噬细胞保护实验第132-133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33-140页
     ·抗生素 MIC 值测定第133页
     ·达托霉素对 B.anthracis AP422 的时间杀伤曲线第133-134页
     ·达托霉素对 B.anthracis AP422 芽孢的影响第134-135页
     ·达托霉素能降低 B.anthracis AP422 细胞膜电位第135-137页
     ·达托霉素不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第137-139页
     ·达托霉素促进细胞钾离子的释放第139页
     ·达托霉素体外巨噬细胞保护实验第139-140页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结论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3页
作者简介第153-15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157页
附录第157-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醋酸纤维素的改性及可控电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