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9页 |
| 第一章 葛根的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 第二章 黄芩的研究概况 | 第17-23页 |
| 第三章 甘草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 第四章 增溶剂 | 第27-31页 |
| 第五章 中药复方配伍增溶的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39-103页 |
| 第一章 葛根素、黄芩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9-57页 |
| 1 仪器及试药 | 第39页 |
| ·仪器 | 第39页 |
| ·试药 | 第39页 |
| 2 葛根中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及方法学考察 | 第39-45页 |
| ·葛根中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39-41页 |
| ·葛根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 第41-45页 |
| 3 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及方法学考察 | 第45-50页 |
|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45-46页 |
| ·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 第46-50页 |
| 4 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及方法学考察 | 第50-56页 |
| ·甘草中甘草酸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50-52页 |
| ·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 第52-56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二章 甘草对葛根、黄芩配伍增溶作用的研究 | 第57-89页 |
| 1 仪器及试药 | 第57-58页 |
| ·仪器 | 第57页 |
| ·试药 | 第57-58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8-66页 |
| ·葛根中葛根素水溶液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58-60页 |
| ·黄芩水提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60-63页 |
| ·甘草中甘草酸水提取液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63-66页 |
| 3 从传统煎煮方法的角度研究甘草配伍增溶 | 第66-73页 |
| ·葛根与甘草配伍 | 第66-69页 |
| ·黄芩与甘草配伍 | 第69-72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4 从物理化学的角度研究甘草配伍增溶 | 第73-82页 |
| ·甘草与葛根配伍 | 第73-77页 |
| ·甘草与黄芩配伍 | 第77-82页 |
| ·总结 | 第82页 |
| 5 葛根芩连汤原方配比中甘草对葛根、黄芩溶出度的影响 | 第82-85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82-83页 |
| ·水提液中葛根素、黄芩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 第83-85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85页 |
| 6 甘草皂苷胶束对难溶性成分的增溶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 第85-86页 |
| 7 小结与讨论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第三章 原方比例增溶配伍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 第89-99页 |
| 1 仪器及试药 | 第89页 |
| ·仪器 | 第89页 |
| ·试药 | 第89页 |
| 2 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与结果 | 第89-93页 |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89-90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90页 |
| ·色谱条件 | 第90-91页 |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第91-92页 |
|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 第92-93页 |
| 3 复方配伍增溶的指纹图谱分析 | 第93-97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 第四章 pH对甘草和葛根最佳配伍增溶的影响 | 第99-103页 |
| 1 仪器及试药 | 第99-100页 |
| ·仪器 | 第99页 |
| ·试药 | 第99-100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00-102页 |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100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00页 |
| ·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100页 |
| ·含量测定的结果 | 第100-102页 |
| ·总结 | 第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
|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103-105页 |
| 个人简历 | 第105-107页 |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