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文章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巨灾保险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巨灾风险管理 | 第20-21页 |
·巨灾风险测度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 | 第22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 第22-23页 |
·巨灾风险测度与风险区划 | 第23-24页 |
·文献评价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农业巨灾风险的界定和管理手段 | 第26-35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 第26-28页 |
·巨灾风险的定义 | 第26-27页 |
·农业巨灾的分类 | 第27-28页 |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手段 | 第28-32页 |
·利用自有资本进行风险管理 | 第28-29页 |
·农业巨灾保险外来资金分散管理技术 | 第29-32页 |
·农业巨灾风险综合管理策略 | 第32页 |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发展现状和瓶颈 | 第32-35页 |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国外农业巨灾保险管理模式的借鉴 | 第35-41页 |
·美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 | 第35-37页 |
·农业巨灾保险体系 | 第35-36页 |
·美国农业巨灾保险机制 | 第36-37页 |
·日本农业巨灾保险模式 | 第37-38页 |
·日本农业巨灾保险体系 | 第37-38页 |
·日本农业巨灾保险机制 | 第38页 |
·国外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管理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38-41页 |
·立法保障是农业巨灾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 第38-39页 |
·财政补贴是农业巨灾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 第39页 |
·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是转移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的基本措施 | 第39-40页 |
·再保险支持是分散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的有效手段 | 第40页 |
·巨灾风险证券化是化解农业巨灾保险风险的创新方式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制度设计与运作模式 | 第41-55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融资渠道 | 第41-43页 |
·政府财政支出与税收优惠 | 第41-42页 |
·保险市场融资 | 第42页 |
·资本市场 | 第42-43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组织体系 | 第43-46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理事会 | 第44页 |
·再保险共同体 | 第44-45页 |
·合格原保险人 | 第45页 |
·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 | 第45-46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运作流程 | 第46-49页 |
·业务流程 | 第46-47页 |
·资金流动和管理 | 第47页 |
·风险转移和分散 | 第47页 |
·基金的投资管理 | 第47-49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损失分担模式 | 第49-53页 |
·农业巨灾风险损失的分担者 | 第49-52页 |
·损失赔偿与分担计划 | 第52-53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动态平衡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农业巨灾保险风险区划及费率厘定 | 第55-67页 |
·风险区划 | 第55-63页 |
·风险区划的必要性 | 第55-56页 |
·区域风险水平的测度 | 第56-61页 |
·风险区划 | 第61-63页 |
·费率厘定 | 第63-67页 |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介绍 | 第63页 |
·核函数在粮食单产损失预测中的应用 | 第63-65页 |
·费率的厘定 | 第65-67页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7-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农业巨灾风险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 第67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管理需要多层次、立体化的风险分散机制 | 第67页 |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 第67-68页 |
·风险区划和费率厘定是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重要基础 | 第68页 |
·政策建议 | 第68-70页 |
·构建农业巨灾保险法律框架 | 第68页 |
·加快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 | 第68-69页 |
·加强农民风险意识的教育 | 第69页 |
·建立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谢辞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