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钛基超双疏表面的制备及其润湿性控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课题来源第9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现有超双疏表面的制备方法第10-14页
   ·钛基超双疏表面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第14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第14-16页
2 超双疏表面的相关理论第16-25页
   ·固体润湿性的经典理论模型第16-19页
     ·静态接触角与Young模型第16-17页
     ·Wenzel模型第17-18页
     ·Cassie模型第18-19页
   ·超双疏比超疏水更难实现的原因第19页
   ·凹角结构是制备超双疏表面的关键第19-23页
   ·低表面能修饰是制备超双疏表面的基础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3 钛基底超双疏表面的制备和表征第25-38页
   ·制备装置与表征第25-28页
     ·试验药品和装置第25-26页
     ·表面表征仪器第26-28页
   ·钛基超双疏表面的制备第28-29页
     ·电化学刻蚀构造表面微观结构第28页
     ·低表面能修饰第28-29页
   ·钛基超双疏表面的表征第29-35页
     ·表面接触角第29-30页
     ·表面微观形貌第30-31页
     ·表面晶体结构第31-32页
     ·钛表面微观形貌形成的原理第32-33页
     ·表面化学键和化学元素第33-35页
   ·钛表面的润湿性模型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4 钛表面润湿性的控制第38-45页
   ·电化学加工参数的影响第38-42页
     ·加工电流密度第38-39页
     ·电化学刻蚀时间第39-40页
     ·电解液温度第40-41页
     ·电解液浓度第41-42页
   ·调控表面润湿性的方法第42-44页
     ·调控电流密度第42-43页
     ·调控加工时间第43页
     ·调控电解液温度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细超声波加工微孔底面形貌的形成机理研究
下一篇:钢铁企业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