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 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概述 | 第12-18页 |
(一) 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概念与本质 | 第12-14页 |
1. 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概念与本质 | 第12-13页 |
2. 不作为侵权中“不作为”的界定 | 第13页 |
3. 不作为侵权行为与作为侵权行为的划分 | 第13-14页 |
(二) 不作为侵权行为的发展 | 第14-15页 |
1. 早期侵权法中的“不作为无责任” | 第14-15页 |
2. 近现代社会不作为侵权不承担责任的例外性规定 | 第15页 |
(三) 不作为侵权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法哲学理论 | 第15-16页 |
2. 危险责任理论 | 第16-17页 |
3. 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责任 | 第17-18页 |
二、 现代各国不作为侵权行为的比较法研究 | 第18-23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8-21页 |
1. 法国法 | 第18-19页 |
2. 德国法 | 第19-20页 |
3. 日本法 | 第20-21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1-23页 |
1. 英国法 | 第21-22页 |
2. 美国法 | 第22-23页 |
三、 不作为侵权承担责任的前提—作为义务之违反 | 第23-30页 |
(一) 作为义务研究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二) 作为义务的类型化分析 | 第24-28页 |
1. 作为义务的来源 | 第24-25页 |
2. 作为义务的类型化分析 | 第25-28页 |
(1) 合同规定的作为义务 | 第25-26页 |
(2) 法律规定的作为义务 | 第26页 |
(3) 先行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 | 第26-27页 |
(4) 特殊关系产生的作为义务 | 第27页 |
(5) 职业或业务引起的作为义务 | 第27-28页 |
(6) 基于一般注意要求而引起的作为义务 | 第28页 |
(三) 作为义务违反的衡量标准 | 第28-29页 |
(四) 作为义务的扩张与限制 | 第29-30页 |
四、 不作为侵权责任的形态 | 第30-33页 |
(一) 归责原则 | 第30-31页 |
(二) 责任形态 | 第31-33页 |
1. 单一责任 | 第31页 |
2. 共同责任 | 第31-33页 |
五、 我国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33-38页 |
(一) 我国现行法上的作为义务和不作为责任 | 第33-35页 |
1. 《民法通则》的规定 | 第33页 |
2. 其他法律法规、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33-35页 |
(二) 作为义务在侵权法立法体系中的纳入 | 第35页 |
(三) 我国不作为侵权责任的立法完善 | 第35-38页 |
1. 一般条款的设立 | 第36-37页 |
2. 类型化研究及其责任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